第9章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

第七讲 人力资源供给 与需求预测 Chapter 9 Predict of Human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上传 刘景波(snr5aliu) 目的 仅用于学习交流 一、人力资源市场形成条件 1、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 2、用人单位有招聘和辞退劳动者的权利 3、劳动力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4、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5、有发达的职业介绍等中介机构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 人力资源市场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发展。 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逐步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供给信息和使用人力资源单位的需求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分析,使人力资源供需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 量的发展: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进入人力市场交换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将会增多。 第二节人力资源市场预测 --供求分析 一、影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人口自然出生率、死亡率、移民数量等 2、经济发展因素 扩大再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社会因素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预测 一、人力资源替代需求预测 1、离职率的分析 职工离职率=离职人数?职工人数?100% 在对离职率进行分析时,应尽量划小分析范围或单位,可按班组、工种来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分析出职工离职原因。如果某工种离职率高,则要考虑工种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如某生产单位离职率高,则应考虑该单位的组织管理、生产环境对离职的影响。 2、职工年龄结构分析 老、中、青的年职工所占的比例。 注:通过对职工离职率和年龄结构的分析,主要目的在于预测企业所需要补充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二、人力资源生产经营变化需求预测 所谓生产经营变化,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劳务产品的变化,生产工艺改变,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经营规模的改变。 生产经营的改变不仅需要资本、劳力、还需要时间。考虑到时间在生产和成本中所起的作用,应把生产经营变化的时间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时期。 生产经营变化的三种不同的时期 瞬期:指生产不能作出任何调整的时期。 短期:指企业只能通过改变可变要素(如原料和劳动),但并不足以调整所有投入的期间。即在短期内生产固定要素如厂房和设备等,不能得到充分调整。 长期:指企业使用的所有固定的和可变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原料和资本都能得到充分调整的期间。 在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生产变化需求预测时,通过对生产的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分别加以研究,进行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长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生产函数 TQ=f (C, L, R, T, A) 总产量是流动资金、劳动力、材料、技术、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等生产要素的函数。企业根据生产函数可计算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等三个重要变量。 *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人力资源市场预测--供求分析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第一节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原因在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需求曲线 D 劳动需求量 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二)供给分析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的高低和工作环境的好坏。 供给曲线S 工资水平 劳动供给量 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三)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市场上对劳动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相等。 D 劳动供需量 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四)影响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人力资源价格的自我判断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企业所能承受的人力资源的价格 可替代资源的影响 (二)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单变量生产函数 1、短期人力资源单变量生产函数: Q=a ? lnL+b 其中:a为人力资源投入产量增长系数, b为最初劳动量投入的边际产量。 劳动力平均产量: AQ=TQ/L 其中:TQ为总产量,L为劳动量。 劳动投入的边际产量:MQ =QL+1-QL 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额外产量。 2、总产量与人力资源需求 L=B ? edQ (其中:L为劳动需求量,Q为产出量,B、d为常数) 根据历史数据可求出B和d值,再根据计划生产总量,求出预期的劳动者需求总量。 3、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