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视角下的“90后”群体.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文化视角下的“90后”群体

亚文化视角下的“90后群体 “90后非主流”的出现是随着“90后”自身文化特质的不断展现,以及他们与“80后”的文化话语权的论争而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的。它遭到“80后”甚至是更老几代人的批判,被定义为娇纵、)中动、不懂事,甚至是胆大妄为的形象,但是“90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探寻却乏人问津。“90后”是伴随着中国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是一个共时段上的历史事件的契合。进入青春期的“90后”和中国的消费社会转型之间具有韦伯意义上的“选择性亲和”。我从消费社会的视角展开论述。 一、消费社会中自我身份的确立 消费社会中,消费不仅成了最主要的活动,而且成了最主要的价值观,人们即使不能充分得到它,也心向往之,并服膺这一价值观。消费社会的产生,马克思早已有所预见,其《手稿》中对“异化”的论述为??来消费社会学家们打开了理论的天窗。我们把消费社会中的众多集体表象定义为对生产工作异化的规避,那么消费的作用就逐渐得到彰显了,成了保留自己原始个性的手段。个人为了摆脱工作的异化性而投入到消费的循环怪圈中,消费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文化表征。那么消费社会与“90后”有什么关系呢?鲍德里亚在定义消费时提到,“消费是一种对社会意义的欲望”,是“身份证明”。很明显,在这里消费已然成为身份的承载体。在传统消费社会学家眼里,消费是区分社会阶层的主要表现,消费已不是消费产品的实用性而是消费其社会象征意义。但是“90后”的消费行为很明显与传统消费社会学理论不相符。“90后”的消费行为指向的是“非主流”,一种脱离社会的自我定义,不追求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这是值得消费社会学家重新审视的一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90后”借助消费行为在定义自我群体,他们消费的PSP游戏机、百搭的时尚衣服、奇异的首饰、高像素的摄像机、百变的发型、化妆品等,都成为他们自我社会文化定义的载体。“90后”并不寻求主流文化的内部认同而是只寻求自我亚文化的内部认同,这也是身处消费社会中的“90后”一代很明显的文化表征,这一文化表征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但是“90后”却以此为荣,甚至提出了“将脑残进行到底”的口号,成为他们与主流文化抗争所依凭的文化元素。 在消费社会中追求刺激和新奇是“90后”一代最推崇的,而当今社会,刺激和新奇成为时尚的代言,“90后”也正是时尚的弄潮儿。我用齐美尔的时尚社会学视角去分析“90后”追逐时尚的动机。齐美尔提出了人类的两重性,即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追求,导致了追求时尚的倾向。所谓对普遍性的追求也就是模仿和从众心理,对特殊性的追求则是希望个性的彰显。“90后”一代就在这种追求普遍性(是在本文化圈子中的普遍性)的同时追求特殊性(相较于主流文化)的动机中追逐着时尚的气息。齐美尔在论述女性追求时尚时提道:“当女性表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满足在别的领域无法实现时,时尚好像是阀门,为女性找到了实现这种满足的出口。”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女性替换成“90后”一代,那么他们追求时尚的动机也就更明显了。首先是社会出口太少,留给“90后”这一没有话语权的一代出口更少,他们找不到要表达自己个性的出口。而时尚这一很难受主流话语权控制的“地段”就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地盘”。这同嬉皮士文化中嬉皮士的奇装异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化渊源 点出了“90后”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我希望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找到与“90后”相似的文化特质。我在此将唯美主义文艺运动、哥特文化、嬉皮士运动与“90后”现象做一个文化比较,以期把握“90后”文化特质的历史渊源。在此我只提文化表象而不提文化的哲学本质,就是因为我认为“90后”的文化表象中借用了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但在哲学本体论上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首先是唯美主义运动。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它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逐渐波及整个欧洲,代表人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王尔德,还有戈蒂耶、罗塞蒂等。尤其是在日本当代漫画创作中引入了唯美主义的许多元素创立了“耽美派”之后,我们从中更容易发现“90后”的影子。世俗价值观在审美中的缺失是这几种文化中的共同体现,追求现实中没有的那种幻境美,摒弃任何说教因素,追求脱离现实的技巧美都是其中的文化因子。“90后”继承了这些前辈们追求中性美和感官上的愉悦的审美情操,并将之不断发扬光大。借助日本耽美文化,“90后”沉醉于这种脱离现实的愉悦之中。不关心世俗价值观也正是对世俗价值观的挑战,“90后”的文化偶像——李宇春、东方神起等也成了他们向主流文化圈起义的旗帜。 唯美主义运动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是在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审美革命。余虹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