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本框导学: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人民群众的概念、范围。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作用。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及它的实践意义。 4.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⑴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 材料见教材p92 不能,众多士兵和民众是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的决定力量。 ⑵梁启超所持的是怎样一种社会历史观?究竟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人民群众。(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分之二。) 练习1: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个观点 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 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起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 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1、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A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人们,既包括( ),也包括( )。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推动作用的 劳动群众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 A B C D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思考: ⑴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⑵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 )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历史首先( )的历史,是( )创造的历史。 物质生产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民群众是( )的主体,是( )的创造者! 实践 历史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典型例题1: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 ①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②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③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④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 A .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问题:谁是灿烂文化的创造者? 材料一:《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 材料二:鲁迅说:“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材料三: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典型例题2: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