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1.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 修辞手法 ? 表现手法 ? 表达方式 ? 篇章结构(构思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  对偶  拟人 对比 夸张  排比  借代 用典 反复 反问 双关 互文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化用典故、联想想象、比兴象征 铺垫、渲染、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实”: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 1. 神仙鬼怪世界和虚幻的梦境 2. 已逝的景和境 3. 虚拟的未来之境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表达方式 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 1.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反衬和正衬即衬托)。 2. 景物描写: ? 注意立足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高低、内外等。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内容,如绘形、 声、色。(视觉和听觉的角度)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虚实结合,以 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节描写 相结合,点面结合等。 抒 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 间接抒情:借所写的景物或场面或者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四)篇章结构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前后对比、 总领下文、卒章显志等。 江西卷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答案】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只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 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 具体运用。 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 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 具体运用。 步骤三: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 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明确: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 答:通过比喻,写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