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报告文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民报告文学

一幅水库移民的历史画卷 ——读全淅林报告文学《移民大柴湖》 黄叶斌 水库移民是世界级难题。水库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水库移民工程是一项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今天,当我们为三峡大坝水利枢杻工程提前胜利竣工而讴歌库区移民的伟大奉献精神时,是否应把目光回溯到四十年前由丹江口水库迁移到湖北钟祥市大柴湖4.7万移民和他们子孙后代的历史变迁和精神风貌? 今天,当南水北调工程正顺利推进并引起世人关注的时候,是否应把目光投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以及库区所在地淅川移民的命运、恩怨与奋斗呢? 是的,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的《移民大柴湖》一书,就是一部全景式的十五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它从历史的高度、情感的厚度和理性的深度,展示了一部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历史画卷。作者以移民后代和移民代言人的身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历时四载,纵横两省(河南湖北)两江(丹江汉江),采访求证有关部门和当事人,查阅引用史料数百条,终于完成了共和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一次水库移民工程的大视野的回望、大感情的自省、大手笔的反思。作品全篇不仅体现了决策层的决心和关怀,执行者的爱心和关心,而且再现了移民群众的奉献和忍耐精神,也融入了作者对移民的同情、赞美、感叹、疾呼、期待之情和血脉相连的移民情结。 备忘录:一段移民历史的沉重记忆 水库移民是历史的必然。从战略决策的角度来看,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和丢卒保车策略;而从战术实施的角度来看,因小失大和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关联的原则往往也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因此,作者正视历史,直面现实,以时空转移的历史坐标为结构方式,从三个方面再现、描述了水库移民的历史变迁: 泪别故土的悲壮——搬迁的憧憬与无奈。故土难移,金窝银窝不如狗窝,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结,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移民在举家搬迁时抱头痛哭的无奈和掬一把故土包藏并叩拜祖坟的深情;为了国家建设需要,作为汉江最大支流的丹江,必须为根除水患蓄洪灌溉造福下游更广大的人民服务,于是,水库移民深明大义,在初迁青海失败之后,又一次把复迁的憧憬投向新的家园。当然,作者也用大量篇幅追叙了移民搬迁前的规划、决策、动员和准备工作的来笼去脉前因后果,以及搬迁地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人文资源和风土人情,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共和国一代伟人和省地市领导者的调研决策组织实施的风采,如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王任重、刘建勋、张体学、林一山、文敏生、梁西崑、戴士毅、黄益洲、吴风瑞、李尚钧等人。历史将铭记这一时刻——1965年4月21日,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召开的武昌特别会议上,鄂豫两省省长联手写下“河南管迁,湖北包安”八个大字,从而拉开了丹江口水库移民工程的序幕。历史也将定格于这一幕幕移民大迁徙的画面——数万移民于1966年3月至1968年8月分三批乘卡车坐轮船告别故土。重放和回味这一场景,可以使当事人和读者共同感悟“人生自古伤离别”的内涵和背井离乡情难舍的悲壮! 第二故乡的尴尬——创业的艰苦和徘徊。新生活的诱惑使水库移民充满无限希望,可一旦踏上“新建区”的土地,却是个人迹罕至凄凉荒芜的芦苇荡,以及藏身于苇林湖沼之中的简陋低矮似部队营房一样的筒子房。恶劣的环境与自然条件,搬迁前后的物资生活的巨大反差,威胁着移民的生存,也动摇着移民扎根柴湖的信心。为此,作者在不回避困难与矛盾,不粉饰移民生活状况的情况下,以更多的笔墨更饱满的激情歌颂了移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搞好生产自救的气概和精神。为了建设好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大柴湖”,数万移民打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荒湖之战:垦荒造田必先砍去丈余坚硬的钢柴芦苇并细挖芦根,于是拖拉机、砍刀、锄头、镰刀全用上,学生干部齐上阵,奋战10年的垦荒终于换来一片片绿洲;为治理“水袋子”,建立以排为主的排灌系统,先后修建了2个排水闸,开挖引河22公里,修建近百公里的9大支渠和10公里长的两大台水灌渠,配套桥梁65座,渡槽4座;兴建学校、卫生院……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图画的柴湖移民,就是凭着“共产党员跟我上”的豪迈,下雨天每人手中一把锹开沟排水的执着,大年初一修大渠的拼搏,为自己安身立命求生存谋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创业阶段出现过因土地纠纷和生活条件而闹返迁的风波,对土地进行过试种水稻和包产到户的两次革命,柴湖移民毕竟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不屈的性格勇气走出了生存的困境、迷茫和徘徊,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升华了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创造精神。 走向明天的希望——脱贫的攻坚与出路。由于政治、历史、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柴湖移民尽管在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安营扎寨了,但人多地少的事实还是使移民陷入“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怪圈。据水电部长办的调查报告,截止1982年11月底,移民户平负债243元,80%的移民是极其贫困的,其中约10%靠野菜萝卜充饥,40%是野菜玉米糊,

文档评论(0)

xvli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