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其不可而为之2016要点
学习目标 1、背诵名句名段。 2、解释和翻译重点字词、句式。 3、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14.38) 释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为什么不可“为”? 2、为什么要“为”? 1.为什么不可“为”? 天下无道 礼崩乐坏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此有一段记录:“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2.为什么要“为”?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仁道、德治、礼治。 走进文本,理解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弑:杀 夫三子:那 以:因为 之三子告:到 可:同意 14.21 走进文本 探究: 读“沐浴而朝”思考: 孔子这时已经不是鲁国的大夫了,但为什么听到“陈成子弑简公”后要“告于哀公”?为什么还要“沐浴而朝”? 要点:孔子循礼卫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评点: 陈成子弑(不用“杀”字,而用“弑”字,一针见血)简公,严重违背周礼和仁道。 孔子沐浴(以示庄重和虔诚)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实属无奈,鲁国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都没有实际的决断权。) 探究: 孔子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歌:唱歌 兮:语气助词 何:多么 已:停止 殆:危险 得:能够 18.5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古人说麟、凤,可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在天下太平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麒麟、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知其不可就为了吧。 注意:接舆的凤歌有什么含义? 以凤歌笑孔子,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是一个隐者,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希望其急流勇退。 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桀:jié 耦:ǒu,两人并耕 然:对 谁以:与 易:改变 从:跟随 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辍:停止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8.6 第一位隐士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第二位隐士桀溺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孔子“怃然”表现了他什么心理,他赞同隐士的观点吗? 不被人所理解、支持的无奈,但依旧坚持真理(仁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高考样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桀溺)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 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