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

标准工时 与产能分析 目录 产距工时(cycle time) 正常工时(normal time) 标准工时(STD hour) 工时/产出/与绩效指标 影响产出效率因素 认识现行的绩效指标计算 产能分析 产距工时(cycle time) 由流线的瓶颈工作站决定 也等于决定整条线的最大产出值 产出数量=实勤工时/产距工时(C.T) 所以提高产出的关键在于降低C.T 平衡率的定义:在减少各工作站总等待时间的所占比率 正常工时(normal time) 正常工时=码表工时X作业员评比率 如:一个作业站工时为8.0秒,作业员评比率为90%,其正常工时=8.0*0.9=7.2秒 若该作业员评比率为110%,正常工时=8.0*1.1=8.8秒 預定时间标准(PTS系统),一般不计算正常工时 标准工时(STD hour) 复习:正常工时=码表工时X作业员评比率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工时 宽放率:依各制程不同给予不同标准,電子业和机械制造业就会有不同宽放比率 宽放目的:因疲劳/私事/机械/及料況等不可控制避免因素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項作业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 1.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項作业所需的时间。标准工时是企业进行改善,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合理充分发挥生产线设备和人员的重要工具。 2.标准工时的起源: 标准工时是工业工程学科重要的一部分,起源于20世纪初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和时间分析,是通过观察熟练工人的行动特征来达到解析和继承熟练作业的有效时间。这一有效时间就是初期的标准工时。 3.标准工时的动态性: 标准工时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可以随着员工熟练程度的提升、设备的更新、工程的优化而逐步提高标准工时的要求。所以,标准工时是动态的是发展的。 4.标准工时的设定: 标准工时的设定当然是离不开标准作业,那么什么是标准作业呢?标准作业即所谓生产管理标准作业就是,用于指导生产的模范作业,是表示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也可以说是排除过度(Overstrain)、松懈(Waste)及无用(Uneven)作业后的作业。标准作业时间就是完成标准作业的所需要的时间。 5.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 实际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产能的提高是改善,而改善离不开动作分析,后面将着重讲述动作分析与改善 线平衡率(Line Balance) 平衡率的定义:在减少各工作站总等待时间的所占比率 公式=1-((NC-Tpi)/NC)X100%) N:站数 C:C.T产距时间 Tpi=各工作站作业时间总合 线平衡案例: 一个流线共有5个工作站,其工时分別为10秒,9秒,10秒,11秒和12秒 (1)流线的C.T=多少秒? (2)流线的总作业工时为多少秒? (3)宽放率为10%时,流线的标准工时为多少秒? (4)此流线的平衡率为多少%? 线平衡案例解答: 一个流线共有5个工作站,其工时分別为10秒,9秒,10秒,11秒和12秒 (1)流线的C.T取最大工时站=12秒 (2)总作业工时=10+9+10+11+12=52秒 (3)宽放率为10%时,流线的标准工时 =(12X5)X(1+10%)=66秒 (4)此流线的平衡率:=1-((12X5)-52/(12X5))=1-8/60=1-13.3%=86.7% 不平衡率=13.3% 工时/产出/与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生产效率与生产力 生产效率:不反应整体的生产管理状况,仅供作业员的手脚灵活度指标或作业员绩效的标准 生产力:反应经营绩效的指标,含盖干部管理经营成效及全厂性经营成效 差异的异常工时部分:即为了层別各单位支援生产制造单位的无效比率 工时/产出/与绩效指标 生产效率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直接投入工时-除外异常工时) 生产力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直接投入工时 总生产力 =(生产数量X标准工时)/(直接+间接总投入工时) 影响产出效率因素 量化因子: 1.人力工时投入(直间接比/加班/支援/请假) 2.人力工时损失(异常/除外及开线准备) 3.产出工时(标准工时制定/产出数量) 其他人为因素: 1.数据不确实因素 2.平衡率未达 3.作业效率损失 认识现行的绩效指标计算 纳入间接人力工时投入 影响1=产出与效率成正比关系更明显 影响2=直接人员请假,线产出需维持 影响3=间接编余人力吃掉生产效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