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O.7 专题7 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7 专题7 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5年高考专题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考情链接】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特殊区域非地带性表现及成因。 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 【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山东卷例析】 (2013·山东卷)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 3.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答案】3.A 4.D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简图为背景,考查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第3题,从图2中看,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 第4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该题较易出错,误选C项。 (2014·山东卷)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5-6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雪量 B.温度?C.光照? D.地形 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答案】:B 6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积雪稍厚。因云量分布差异不大,故排除A、C;该区域在长江三角洲,主要为偏东风,故排除D;该区东部比西部更近海,受海洋影响,冬季东部比西部温度高,故选B。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区域比附近温度低的区域积雪深度低。城区由于人口、工业集中,热岛效应明显,故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力?D.光照 【答案】1B??2A?? 【解析】1.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地处草原带,所有R所在地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山地荒漠、温带荒漠,其差异主要在于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 2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