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煮酒论英雄 8.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东和: 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 七擒孟获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篇》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 ——陆九渊 名言链接 * * 语文版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京剧片段。猜猜看这段京剧的名字叫什么? 导入新课 1.运用提炼概括法,理清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故事背景 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 街亭 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故事背景 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标注拼音。 (3)结合注释批注难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自读课文 疏通文意 司马懿 城铺 鹤氅 纶 巾 笑容可掬 麈尾 抚掌 遁 言讫 妄行出入: 莫非: 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 莫不是,大概。 跑,指逃跑。 yì pù chǎng guān jū zhǔ fǔ dùn qì 检测字词 走: 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 逃。 说完。 能不被司马懿擒获吗? 第一步:速读课文,划分层次。 一、开端(第1段) 二、发展(第2段) 三、高潮(第3、4段) 四、结局(第5、6段) 速读课文 理清情节 第二步:提炼词语,概括段意。 步骤: (1)精读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2)把语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 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 速读课文 理清情节 第三步:总结方法,概括层意。 提炼概括法: 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分别概括其他各层层意。 第二部分:临危施计; 第三部分:司马中计; 第四部分:孔明释计。 速读课文 理清情节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空城计”的?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析读空城计背景 (1)军力对比悬殊。司马懿有大军15万,诸葛亮只有2500军兵; (2)将帅对比悬殊。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司马懿有司马昭等大将; (3)情况危在旦夕。“众官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官员们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变了脸色。 析读空城计背景 细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孔明的“空城计”“空”在何处? 析读空城计方法 (1)“空”在无兵。孔明下令藏起战旗,隐藏士兵,叫敌人看不到士兵。 (2)“空”在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