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ppt-北京佑安医院.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革热.ppt-北京佑安医院

* * * * 登革热 (Dengue Fever)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梁连春 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点为突起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疹、出血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临床类型。 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分布广、发病人数多、传播迅速,危害较大。是WHO确定的八大重点热带病之一。 登革热历史 1779年在印尼和埃及报告了登革热病例; 1944年著名病毒学家Sabin成功分离了登革病毒; 1955年Sabin研制了鼠脑适应,神经毒力突变的灭活疫苗,并应用于人体; 1978年5月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流行,之后十年疫情迅速在广东、海南省蔓延,波及范围也逐步加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病则主要局限在广东、福建等地,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 今年广东暴发流行, 截至10月14日零时,报告登革热病例32446例,死亡6例。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病毒形态:为病毒颗粒为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异性抗原。 病毒基因:为单股正链RNA。 血清学分型:血清学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型 病原学 理化特性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但耐受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克存活5年,-70℃存活达8年以上。 0.05% 甲醛液、乙醚、紫外线和脂溶剂等变可使病毒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日传染性最强。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为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是城市型登革热的主要传媒。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的免疫力。二次或多次感染。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流行地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广东和海南、台湾以及广西地区。 北纬22。以南地区 流行病学 流行季节 从5月份开始出现病例,8-9月为发病高峰,11月后流行停止。 * 人群分布 * 2006年全国登革热病例 职业分布 2006年全国登革热病例 年龄与性别分布 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侵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后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再次感染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 一是认为与病毒的血清型和毒力有关; 二是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作用:感染登革病毒后,产生中和抗体、增强性抗体等。如再次感染另一型病毒,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复制和毒力增强,并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后,释放大量血管通透因子、促凝血因子和蛋白酶,并激活补体,引起各组织器官损伤,从而发生出血、休克和心、脑、肝脏损伤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 病理解剖 基本病理变化:细胞变性、水肿和出血。 登革热 肝脏:重症病人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和淤胆。 肾脏:肾小球及肾间质炎症。 关节:周围肿胀,关节积液和韧带炎症。 脑组织有炎症、水肿、出血和软化灶病变。 少数病例中可见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 心肌及随意肌非特异性病变。 * 病理解剖 登革出血热 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的损害-灶性出血。皮肤多为淤斑状出血,口腔粘膜、眼结膜、鼻粘膜、呼吸道粘膜,心脏、肝脏和牙龈出血。有些死亡病例中还可见到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 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休克综合征属于有休克的登革出血热,病死率很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0天。 按WHO分型标准,将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0天。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出血及胃肠道症状。 发热:体温迅速上升,在一天内可达39~40℃,伴寒战,不规则或双峰热,热程5~7天; 疼痛:严重的头痛、眼眶痛、腰背痛、全身骨骼、关节和肌肉疼痛,又有“碎骨热”之称。 出血:大多数病人无出血,或出血程度较轻。四肢及腋部出现瘀点或瘀斑,有些病人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和妇女经血量过多。 临床表现 皮疹:病后3~5天出疹。呈麻疹样或出血性多见,亦可见猩红热样、荨麻疹样和红斑疹样,先出现在四肢,以后可遍及全身,下肢和背部较多。皮疹持续3~4天后消退。 胃肠道症状:多数病人厌食,部分病人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呃逆等症状。 体征:颜面、颈部及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 临床表现 * * 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 出血:病程早期即出现束臂试验阳性。在发热的第2~3天皮肤及多个脏器均可出现出血,如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