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中考题例 赏析 诗词鉴赏 诗歌的知识积累 1、忧国忧民: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之苦: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 同情人民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观刈麦》 亡国之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观沧海》李贺《南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家卫国的决心:夏完淳《别云间》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二)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三)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慰平生的喜悦:朱熹《观书有感》陶渊明《饮酒》王维《汉江临眺》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 刘禹锡《秋词》龚自珍《已亥杂诗》 解题点拨 10. 解释下列蓝色的词。(2分) ① 月色入户 户 ② 怀民亦未寝 寝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户,半门曰户。——《说文》,成语:夜不闭户 寢,卧也。——《说文》,成语:寝食不安。 古今词义变化情况: ①不变:人、星等。 ②扩大:江、河等。③缩小:如妻子 ④转换:牺牲、卑鄙等。 解题点拨 中考题例 2007年山东中考题例 虚词“以”字的用法 中考题例 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 本课总结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常见的考点有: ①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 ②把握文言虚词; ③翻译文言语句; ④理清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背诵默写的基本能力; ⑥问题探究能力。 常见阅读题,一般有6个小题,前1~4题以理解、运用为主,5、6题为拓展延伸或综合性实践类题目,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类等。 * * 如何复习? 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8.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 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8评分:写出手法1分,写出景物特点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9评分:写出“喜爱之情”1分,写出“挽留之意”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诗题《山中留客》,重点是留客,目的是赏景,山光物态弄春晖,“弄”字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极为概括,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万象更新、满目生机、引人入胜。 把景写好,“留”才有意义。 “莫为轻阴便拟归”诗人琢磨着客人心理,他不是不想赏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湿衣。因此,诗人以退为进。你怕天雨湿衣,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客人想走,主人挽留,针对客人心理,用山中美景和诗人的感受,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1、理解句意,揣摩内容 2、推敲字词,领会感情 3、领悟意境,紧扣诗意 4、文从字顺,准确简洁 1、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衬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抑扬结合、修辞方法(比兴、拟人、夸张等) 3、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委婉华丽、飘逸、雄奇、含蓄隽永。(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等。) 4、诗歌的形象(即传统含义):如:柳: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