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根据所给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来解决不定问题,掌握常见的分类讨论的方法与思想并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它不仅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而且是高考的难点.每年在中档题或高档题中甚至在低档题中都设置分类讨论问题,通过分类讨论考查推理的严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年的高考中仍会继续考查,其重点为含参数的函数性质问题,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关的计算推证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1.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解决原问题的思维策略.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分类讨论可以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的对象确定,标准统一;(2)不重复,不遗漏;(3)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回顾总结中学数学教材中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大致有:绝对值概念的定义;根式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的情况;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的正负与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反比例函数y=k/x(x≠0)的反比例系数k,正比例函数y=kx的比例系数k,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与图象位置及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幂函数y=xa的幂指数a的正、负与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的关系;指数函数y=ax及其反函数y=logax中底数a1及a1对函数单调性的影响;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q=1或q≠1的区别; 复数概念的分类;复数概念的分类;不等式性质中两边同乘(除)以正数或负数时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排列组合中的分类计数原理;圆锥曲线中离心率e的取值与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对应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运用点斜式、斜截式直线方程时斜率k是否存在;曲线系方程中的参数与曲线类型;角终边所在的象限与三角函数的符号等. 2.分类讨论包含下列几类: (1)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2)由数学公式或数学法则的限制条件等运算的需要引发的; (3)数学问题中参数的不同取值会导致不同结果的; (4)涉及的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 [例1] 已知函数f(x)=log(m+2)[mx2+(m+2)x+m+2]存在最小值,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 由于函数f(x)是由函数y=log(m+2)g(x)和函数g(x)=mx2+(m+2)x+m+2复合而成的,所以应对底数m+2的取值以及g(x)的最值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2011·安徽合肥质检)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λ,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析] 如图,设MN切圆C于N, 则动点M满足集合P={M||MN|=λ|MQ|,λ0}, ∵ON⊥MN,|ON|=1, ∴|MN|2=|MO|2-|ON|2=|MO|2-1, 设动点M的坐标为(x,y), 已知过点M(-3,-3)的直线l被圆x2+y2+4y-21=0所截得的弦长为8,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 圆的方程可化为:x2+(y+2)2=25, (1)若直线l方程为x=-3,可求得弦长为8, [例3] 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分析] ①当4-3m=0时,按一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求解. ②当4-3m0时,二次函数f(x)的图象开口向上,只需讨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区间中点的相对位置求最大值. ③当4-3m0时,二次函数f(x)的图象开口向下,需讨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区间中点的相对位置求最大值. (注意总结,归纳②③两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 (2011·临沂模拟)在△ABC中,设=(2,3),=(1,k),若△ABC是直角三角形,求k的值. [分析] (1)找出an与an+1关系; (2)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评析]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均值定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性质、定理与公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或者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成立,这时要小心,应根据题目条件确定是否进行分类讨论. 已知在等比数列{an}中,a1=1,Sn是其前n项和,且ak+1,ak+3,ak+2(k∈N)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公比; (2)试判断Sk+1,Sk+3,Sk+2(k∈N)是否也构成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