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pdfVIP

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pdf

林业科学研究 2017,30(1):81 87 Forest Research DOI: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12 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 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 郑来友 ,童品璋 ,孙宣军 ,相聪伟 ,1 2 2 1 张 倩 ,许小婉 ,杨共鸣 ,斯海平1 2 2 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2.浙江省诸暨市农林局,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 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 -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 种食用菌 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 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 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片进行微观 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在人工接种下均能侵染板栗幼苗根系,平均幼苗菌根化率分别达 95.8%、87.0%和96.7%,平均吸收根菌根化率分别达57%、53%和50%,达较高的侵染强度;经微观观察,板栗幼 苗根系均形成典型的菌根结构———菌丝套和哈蒂氏网。(2)与对照幼苗相比,3个菌种处理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提 高32.5%、24.0%和22.7%,平均地径分别提高19.4%、14.1%和5.0%,差异显著(P<0.05);平均根系干质量分 别提高18.9%、25.3%和14.1%,平均侧根数分别提高 16.0%、14.1%和12.1%,平均侧根总长分别提高26.8%、 28.9%和44.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1)上述供试食用菌根菌均与板栗根系建立了共生关系,幼苗菌 根化效果良好,吸收根菌根化强度高,形成了菌根的典型结构,即菌丝套和哈蒂氏网,验证了上述菌种固体菌剂的有 效性,认为其可以作为板栗食用菌根菌栽培的接种体而用于生产实践,为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 式”提供了基础。(2)上述供试菌种接种后,对板栗幼苗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说明上述食 用菌根菌对板栗幼苗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关键词:板栗;食用菌根菌;菌根化;生长效应 中图分类号:S7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98(2017)01-0081-07 Study ofMycorrization ofInoculating Edible Mycorrhizal Fungi on Chinese Chestnut and Its Effect on Promoting Seedling Growth ZHENGLai-you ,TONGPin-zhang ,SUNXuan-jun ,XIANG Cong-wei ,ZHANG Qian ,XUXiao-wan ,1 2 2 1 1 2 YANG Gong-ming ,SIHai-ping2 2 (1.Research Institute of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Forestry,Beijing 100091,China; 2.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reau ofZhuji City,Zhejiang Province,Zhuji 3118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thisstudyistoverifythe effectivenessofthree edible mycorrhizalfungi spe- cies (Russula alutacea,Xerocomus chryse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