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囤积居奇”是否合理.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囤积居奇”是否合理? A公司是一家生产机制砖的建材公司。随着年关的迫近,建筑业同往年一样又进入了歇业期。通常,他们都是采取增加回扣或大幅降价让利的办法促销,但由于受用户对市场价格普遍看跌的心态影响,销售情况往往并不理想。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公司的总经理决心找到一条更为有效的促销手段。在1993年底,为了摸清市场的新行情,公司派出大批人员进行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市仅1993年复工的建 筑面积就达3000万平方米,可以预计,随着住宅小区及各种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建材品的供求关系今后将会逆转。考虑到本市近500多家制砖厂,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冬季人工干燥生产技术,所以在淡季几乎都处在歇业停产的状态;而外省市的一些竞争对手则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对本市市场影响不大。 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公司决定采取“囤积居奇”的策略。一方面公司职工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当用户上门购砖时一律拒售。到1994年2月中旬,在囤积10余天后,公司开始销售,但价格却从每块0.095元涨到0.14元。砖价的突然上涨,许多用户开始抱怨,并纷纷驻足观望。 眼看公司制订的策略就要失灵,公司内部开始分化,一些职工主张应当适时降价销售。但总经理却认为,用户的心理是买涨不买跌,越降价就越不值钱,因此决定价格一分不降,同时放出风去,价格还将上涨。与此同时,总经理还发现,一家倒砖大户B,从外省长途贩砖进本市,几经倒卖,每块砖的成本也达0.14元,而且质量还没有保证。为此该公司找到这家大户,结果双方商定A公司以每块0.16元的价格转售给B,且保证质量,送货上门,多购优惠。这样,A公司做成了第一笔大买卖,一下子卖出1200万块。 经此一事,买砖的大户再也不愿等待,纷纷争购上门。为此,公司提出,可以预先订货,但至少要提前3个月,并先交25%的定金,否则一律按照每块0.20元的零售价格结算,结果订货者蜂拥而至。后来该公司又乘胜追击,连续提价,最后每块砖的价格涨到了0.18元,截至当年3月份,公司总计销售量达l.61亿块(含零售),占公司年产量的70%,共收定金600余万元。该公司一反往年同期亏损的局面,一季度盈利50余万元,创下了近几年的记录。到当年年底,仅砖块一项定购合同的履约完毕,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就突破3400万元。 当有人问及A公司经营成功的经验时,公司的总经理认为:当前的企业应该不再是事事向上请示的“大车间”了,既然被赋予包括产品定价在内各项经营自主仅,就要敢用,敢压宝。公司的上级充分肯定了该公司的做法,认为公司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带了个好头,为此决定以该公司为典型在系统内推广。 然而作为公司的用户,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抢着买,是怕再涨价。国有大公司带头哄抬物价,用户的利益如何保障。更有些局外人士为此担忧,搞市场经济是否要有一定规范,“囤积居奇”能不能搞?这样做与过去资本家的哄抬物价有什么两样?国有大公司都这样搞,生产秩序不就乱了吗? 问题: 1.你认为A公司的做法是否正当,为什么? 2.从经营战略的角度来看,你认为A公司的做法是否具有推广价值,为什么? 3.你认为局外人士的担优是否必要?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