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2)(共55张PPT)要点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一、实践及其特点;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学生在教室听课
3、老师讲课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 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2、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3、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能动性;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小结:;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2、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2014揭阳一中期中)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这主要体现了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微服私访。途中,遇农民在田间劳作,农民请张英对对子。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如何理解:;;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哪些名言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黄鼠狼是不是偷鸡“专家”?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们认识宇宙规律的目的何在?;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原理内容:(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要求我们注重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与日本相比,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从认识论来说,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中国与日本有相同的国情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生态文明”的理念“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