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史学3要点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我国史学发展的特点、表现和阶段划分,了解理学对宋元史学思想的影响,宋元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掌握欧阳修的史学成就,《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资治通鉴》的内容及特点,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的影响和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通志》的体例和内容,郑樵的史学思想,《文献通考》的体例、内容、特点和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资治通鉴》的内容及特点,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的影响和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通志》的体例和内容,郑樵的史学思想,《文献通考》的体例、内容、特点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1年。 2.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3.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 4.汤勤福主编:《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陈高华、陈智超等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 6.李宗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第一节 宋元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宋元时期史学的特点 宋元时期的历史特点: 经济:宋元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外交通联系密切,是秦汉以来最频繁的时期。东南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北方。到南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区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正式完成。 民族:广大边疆地区的封建化,使得汉族和各民族间又经历了一次次新的组合。 政治:皇权专制程度的加强和改革的失败。 思想:适应地主阶级在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统治的需要,北宋中期,理学兴起了。理学亦称道学、新儒学,它把儒和佛、道结合起来,使儒学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理学家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封建纲常名分伦理道德是理的体现,天理支配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决定社会历史的治乱兴衰。 这一时期,我国史学发展的总的特点是史学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史书编撰上,各种体裁、体例的史书都有发展,产生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在史书体裁、体例上,在史书内容上,在取材方面。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宋元时期的历史著作,显示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1、编年体史书比前一时期有很大发展。 官修的《日历》和《实录》属于编年体史书。据《宋史·艺文志》记载,《高宗日历》和《孝宗日历》分别有1000卷和2000余卷,《高宗实录》和《孝宗实录》各有500多卷。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巨制。在其影响下,编年体史书有了很大的发展。较为重要的作品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 (1115~1184),字仁甫,四川眉州丹棱人,累迁州县官﹑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李焘仿司马光着《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 焘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作者本着“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凡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 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 (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新编定为980卷,加上其他内容,总计1063卷,前后历时四十年。980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厘为520卷,其中缺宋英宗、宋哲宗部分时间和宋徽宗﹑宋钦宗两朝记事。 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李心传(1167~1240),字微之,四川井研人。十四五岁时,随其父李舜臣居於临安(今浙江杭州)。时舜臣任宗正寺主簿,故心传有机会阅读官藏的当代史书,引起研究当代史的兴趣。三十岁考进士不第,从此绝意科举,专心从事史学研究。经多年努力,编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记述了宋高宗建炎元年 (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 高宗一代曾有大量的时事记载,由于这些记载的见闻、详略、政见不同,对人物的评论也有所不同,故事多歧互,众说纷纭。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官书为基础,参考其他官书,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采用了他认为是可信的,辨别了他认为不可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