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文言实词词义推导方法: 如“适、过、造、趋”等词都与“走”有关,可理解为“到……去、访问”等义;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中“徇”与“殉”形相似,音相同,就可从通假关系理解为“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公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谭嗣同》) “朝见”、“拜见” 如:可以独飨白粲。 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 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如: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其中“砺”有“石”我们就推断它可能是一种“石”。查字典得到“砺”:“磨刀石”。 1、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 (“晏”字由“日”和“安”组成,再结合上下文,基本可推出“日晚”之意。)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畴”的含义也可根据“田”字旁也能帮助推出“田地”之意。)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枥”字的“木”字旁可帮助推断“枥”作为马槽的含义。) 5、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 ”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练习: 1、一发引矢,狼失声而逋。 “逋”是形声字,形旁为“辶”,与“走”有关,“逃走”之意。 2、虽有侍养之名,曾无赒赡之实。 “赒”的形旁是“贝”,与钱财有关,“周济、救济”之意。 3、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 “取”会意字,古代作战杀死或俘虏敌人,即割取左耳以为军 功,引伸为“捕获” “汝、女、尔、若”等词都与“er、n、r”等声母韵母有关,同为第二人称代词; 三、依据对称性推断词义 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并列关系。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 已知“缉”为“缉查、侦查”,再考虑语境“皆归刑部”,可推断“访”为“访查”,“纠”为“纠察”,“诘”为“查办”; 非世而恶利 已知“恶”为“厌恶名利”,可推知“非世”即“反对世俗”;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已知“竭”为“衰竭”,可推断“盈”为“充满”。 (2)对偶关系。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忧劳”可推知“逸豫”为“安乐”; 南取汉中,西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