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和医集 邓铁涛 人卫 已付款
《本草纲目通释》注释补议陈贵廷先生主编的《本草纲目通释》(学苑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近年来系统整理研究《本草纲目》的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巨著,该书体例全面、科学,对原著逐篇加以注释,可谓卷帙浩繁。今仅就书中注释部分的一些遗误作点商讨,以就教于方家达人。一、《通释》人部第五十二卷,人胞:“丹书云: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硁,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P.2221)注释:“匡廓:匡,此处通‘枉’,弯曲之意。《考工记·轮人》:‘则轮虽敝不匡’。廓,此处指扩张。《淮南子·原道训》:‘廓四方,八极’。二字合用,说明铅汞容易变型及扩张的特点”。按:此解未当。“匡廓”为一近义复词,匡即框,指边框;廓义为边界。匡廓,谓边框、界限。铅汞在道教里可指先天元气。铅汞之匡廓,即谓是元气的框壳,将元气限制在内,这与“橐硁”对文,义近。《周易参同契》卷上:“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则知此语自有所本。《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癣候:“轸上如粟大,作匡廓,或邪或圆,浸淫长大,痒痛,搔之有汁,名之为癣。”卷三十五,湿癣候:“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是其风毒气浅,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病源》的匡廓、匡郭,都是在“边界、框壳”这一义项上使用的。这一词语辞书未录,但仍可以证实。二、《通释》第十四卷,茅香条引宗睪曰:“茅香根如茅,但明洁而长。可作浴汤,同蒿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P.696)注:“印香:即印泥。古人封缄用泥,打上印章,犹如现在的火漆。采用艾绒、蓖麻油及红颜料等混合制成。有的亦加香料使其馨香。”按:这里注者将印香和印泥混为一物,实则印香不是印泥、火漆,而是用多种香料捣末和匀做成的一种香。印香与印泥的制法完全不同,宋代洪刍《香谱》记载了两种制印香法,兹录其一:“又印香法:黄熟香(六斤),香附子、丁香皮(五两),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四两),枣(半斤焙),茅香(二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细研),生细香(四两)。右捣罗为末如常法用之。”可见印香的配成是相当复杂的,此法中有茅香与香附,跟寇宗睪所云相符。《本草衍义》卷十,莎草:“其根上如枣核者,又谓之香附子,亦入印香中,亦能走气,今人多用。”在此寇氏再次提到了香附入印香的说法。《遵生八笺》中对印香也作了详细记载,文繁不录。印香与印泥在构词上仅一字之差,但词素的不同常可体现词义的差别,注者用一个词形相近的“印泥”诠释“印香”,失之臆解。三、《通释》卷二十五,神曲:“叶氏水云录云: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或三伏日,用白面百斤,青蒿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苍耳自然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如造酱黄法,待生黄衣,晒收之。”(P.1282)注:“野蓼:知母之别名。”按:《纲目》卷十二知母之[释名]云:“又名儿踵草、女雷、女理、鹿列、韭逢、东根、野蓼、昌支。”提到知母一名野蓼,这大概就是注者所本,似乎证据确凿,但本草同名异实者颇多,联系上下文来考虑,此处造曲之野蓼,盖谓辣蓼草,非知母也。《中药学》教材说明了神曲的制法:“大致以大量麦粉、麸皮与杏仁泥、赤小豆粉,以及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自然汁,混合拌匀,……取出晒干即成。”把这段话跟《纲目》所说相对照,则知野蓼就是辣蓼草。《串雅外编》药品门有“三奇曲”,即是六神曲,其造法亦相类:“白面十斤,苍耳草(自然汁)三升,野蓼(自然汁)四升,青蒿(自然汁)三升,杏仁四升(去皮尖),赤小豆(煮烂连汁研)。”野蓼,也是辣蓼草,亦可明。四、《通释》第三十一卷,龙眼:“[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P.1491)注释:“鲛,鲨鱼。”按:这里所列都系龙眼的别名,“鲛泪”是其中之一,这是不成问题的,但“鲛泪”究竟为何义,却需要探讨。注云鲛即鲨鱼,照此说来,鲛泪就是鲨鱼眼泪,这是说不过去的。鲛泪,犹言鲛人泪珠,传说中鲛人泣出成珠,《博物志》卷二:“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这一典故流布很广,诗文中时常提及此事。明·王世贞《哭李于麟一百二十韵》:“满掬挥鲛泪,轻裘渍酒绵。”龙眼似珠子,故以鲛人泣出成珠来形容。鲛泪指称龙眼,这是修辞上的借代手法。五、《通释》第二十三卷,菰米条引苏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葛洪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绿节、蒲丛之类。”(P.1245)注释:“箨:俗称竹壳,竹类主杆所生的叶,在竹笋时期包于笋外,在竹杆生长过程中陆续脱落。无明显的中脉,不营光合作用。在构造上可分为箨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