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方案 朝阳区安民小学 郑丽丽 课题名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科  目语文年级四年教学时间两课时学习者分析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说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年轻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勇敢挑战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但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走近人物,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是有很大困难的,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立足于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和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言语逻辑严谨、用词准确深刻的特点。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读弄清句意、联系感受人物、仿说训练表达”几个板块,引导学生经历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2、展开想象,让学生学习用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围绕试验成功后人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说写练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 2、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资源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教学课件、课文插图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一、感知整体,初识人物形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都预习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了,现在就来检查检查,有信心吗? 2、读课题,读好“着地”。 3、检查预习,读好课文。 (1)读好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2)出示伽利略的照片,读好生字。学生简介伽利略,适时朗读课文的相关语句。 (3)课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读相关段落,再整理课文思路:怀疑——求证——公开实验。 4、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作思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 5、过渡:在这些生字词中哪几个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的评价对吗?那我们就抓住这两个词学习课文。 教学活动2   二、深掘文本,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 1、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出示: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研读。(1)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那两层意思,各用句子中一个字概括(慢、快)。(2)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一句。(3)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 3、深思。伽利略如此胆大妄为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读第2自然段,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再引入补充16世纪时布鲁诺被教皇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进一步体会伽利略为了真理,不畏强势、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4、练说。用“伽利略如果 ,就会 ;但是,如果 ,就会 。最终,他选择了 。”适机渗透说话练习和朗读指导,再次感受人物品质。 (二)品读“妄为”,体味“试验”之严谨教学活动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借助工具书或书中注释,或与同桌、小组同学交流,学会字词。 默读课文,思考: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为作者启蒙的? 师生交流,回答问题。 母亲是这样为作者启蒙的: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 (4)学生分节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活动4  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借助插图激发总体感受(幻灯映出彩图) 师: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聆听母亲唱民谣、唱童谣的!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可、引导)是啊!这是作者永远忘不了的童年生活的一幕!他感慨万分地告诉我们——     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②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描写夏夜美景的语句,把理解用批注的形式写下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交流“碰撞”,读出夏夜之“美” 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4、诵读歌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