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会把传授变成了命令.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父母会把传授变成了命令 家长是“大人”,孩子是“小孩儿”。大人见多识广,自己有很多经验和体会,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自然会教导孩子,指点给他道理和诀窍,很多家长更是恨不得能把自己所知所会全传授给孩子。要是有一根连线,能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直接传到孩子的脑子里就好了,就像两台电脑交换数据一样,那该多快捷、多全面!   可惜人类的学习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使外来的知识“内化”,大人的灌输在孩子那儿只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存不住。即使孩子有时好像都明白了,能重复大人的话,大多数时候也只是鹦鹉学舌,并不真的明白,更说不上身体力行了。   因为我们如此热诚地想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懂事,能快快成长,常常话说得太多,事儿管得太宽,态度太急切,情绪太暴躁。孩子小的时候,天真可爱,稚拙懵懂,让大人不由自主地会放缓语速,调整语气,哄着孩子说话,显得和蔼可亲。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越来越不听话,我们的语气就日趋严厉,眼神日渐凌厉,耐心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终于指导变成了指责,传授变成了命令。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往往在不良情绪影响下说出许多强硬的话来:   “不准哭!”   “住嘴!”   “说不行就不行!”   “照我说的去做,没有为什么!”   “听老师的话!”   “别哭了,有啥好哭的!”   “连我的话都敢不听?听我的没错!”   “不准失败!”“不准生气!”“不准闹脾气!”“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老实交待!”   “你别写了,给我站着!”   本来我们想要告诉孩子应该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当孩子在我们三令五申后仍然做不到时我们就渐渐失去了耐心,感觉孩子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用命令来强制孩子的行为,其实这些命令背后隐含了我们对孩子不满情绪的发泄,甚至有点给孩子惩罚的心态。   还有一种命令让孩子更难受,那就是“温柔的命令”。大人解释了“只能这样做”的原因,讲明了道理,也表示理解孩子的想法,但只有听大人的才是为了你好。这种温柔的命令会让孩子既愤懑又压抑,既恼火又窝火。粗暴的命令常常使孩子产生反抗之心,至少能让孩子有理由去冒险尝试自己的想法。   “温柔的命令”让孩子连反抗之心都没有,反抗谁呢?父母吗?他们已经那么地苦口婆心、考虑周全,要是再不接受岂不是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不识抬举?不反抗或者反驳呢?自己又觉得憋屈,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满足,就算父母的办法效果再好,也是不高兴,不开心。   我有个朋友,16?岁的女孩子,跟我诉说种种不如意,“零花钱不能随便花,出去玩必须先请示、获批准,跟谁在一起必须汇报,剪什么头、穿什么衣服……都要听他们(指家长)的”。我说:“既然有这么多的不满,有这么多的想法,为什么不跟他们说呢?”她说:“说了,但是说不过他们。无论我说什么,他们都有理由、有例子,最后证明我又幼稚又愚蠢。每次我陪着笑脸,跟他们请求,到最后气得我回房间关上房门摔东西、哭。”“是生他们的气吗?”“也气自己,恨自己无能,讲不清楚,在他们面前显得那么幼稚可笑,怨恨自己笨,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女孩子的遭遇是很多独生子女都体验到的。大人谆谆地让你明白“听我的没错”“必须且只能听我的”,你别无选择。粗暴的命令常见于以前的父母,他们没时间,没耐心去给孩子解释,也没有这个意识,觉得有必要跟孩子好好说。粗暴的命令有时还能鼓起孩子的“斗志”,给孩子一个理由去做点什么,而温柔的命令连这点生命力都给温柔地扼杀了。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