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赵剑华杨鹏玲 73002O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Z,l,11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也势在必行。 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应用广泛,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从中医方面对高血 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医临床更好的认识高血压病、应用中药对 其进行防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 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中医理 论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眩晕始载于《内经》,《内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痰眩冒”【11。近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针 对“脑充血门”,创建镇肝熄风汤,成为现代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代表方。 1.病因病机 高血压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尤以情志因素及生活失调关系最为密切。 1.1情志因素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志变化过于激烈,机体阴阳气血失调,超过人 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大怒伤肝,因肝体阴而用阳,其性主生主 动,素体阳盛或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则发生眩晕头痛。因此 高血压发病的情志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正如《内经》所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Il】。 1.2生活失调 生活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也会导致发生高 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生痰湿,风 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脑为髓之海,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故髓海的有余与否,取决于。||孚精的充足与否。年老肾精亏虚或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等,均可使肾精不足失于濡养而致眩晕。 饮食失节在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中占有重要位置。过食肥甘厚味,伤脾碍胃,生湿酿痰, 痰湿阻滞,风痰上扰,会发生高血压。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不作眩”。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忧思劳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 .27.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谷,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等,均可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失濡养,虚风 内动皆可致眩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载:“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 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因虚致眩。过食辛辣等物,伤阴化火,阴精 损伤,火热上冲,从而引发高血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载:“所谓风气 甚而头目眩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 主呼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提出眩晕的病因病机应从“火”立论【2j。 另外,瘀血内阻也可致高血压。跌扑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则气血不 能荣于头目;或瘀停胸中,迷闭心窍,心神飘摇不定;或妇人产时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 逆并行与上,迫乱心神,干扰清空,皆可发为眩晕。如虞抟在《医宗金鉴》亦日.‘‘瘀血停滞…… 神迷眩远”足见在眩晕的发病中,瘀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高血压病有起病缓慢、病程 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叶天士认为.‘‘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 久病必瘀闭”,正是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入血”。 总之高血压发病与情绪及生活失调有关。高血压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 痰瘀血。高血压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先天禀赋不足致,发病内脏主要为肝肾,病及 心脾,还可产生肝风、淤血、痰浊。 2.辨证治疗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 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一般 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近年来国内大量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实践证明中药 并不直接产生降压作用,但却具有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结合临床实 践及历代医家的认识,《中医内科学》将眩晕证型【3】归纳如下: 2.1肝阳上亢型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