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要点

过度樵采 发菜、甘草采集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荒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工程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干旱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气候异常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这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世界主要荒漠化地区分布图 四、荒漠化的防治 3项内容 2个原则 1个重点 5项措施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沙漠(荒漠) 过度带 农耕(牧)区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 丘入侵、风沙危 害严重地段 (二) 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节水农业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东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内陆区 西 海陆位置 少 多 降水量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胡杨 沙拐枣 猪毛菜 干刺 草方格 绿洲外围 绿洲前沿 绿洲内部 缺乏水源地区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建立农田防护林 设置沙障工程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利于防治荒漠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被层层绿树护卫着;2.13平方千米林间沙地上已形成厚厚的结皮,长起了苔藓层,标志着沙漠已逆转为土壤;被流沙掩埋的29平方千米农田已改造成硕果累累的田园,新开发的13平方千米沙漠地已得到综合利用。 在干旱地区局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西北各族人民通过农田水利、林网建设和其他农牧措施,将荒漠变为农田和牧场,发展了绿洲这一独特的地理景观,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片片绿洲串连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辛苦经营,西北地区已形成一条断续状分布的绿洲带。 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a、b、c、d、e 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场强沙尘暴使得骆驼前行非常困难。 由于生态恶化导致骆驼营养不良,使得驼峰下垂,骆驼无法站立。 由于草原严重沙化,骆驼无草可食,营养不良,骆驼产下后无法站立,无法吃奶,最后死亡。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区域生态问题及原因 区域生态问题的防治 分析思路: (记一记) 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 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 土地缺乏植被保护 遭受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区 土地退化 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本质、分布、成因、表现) 一、荒漠化 总结: 三区 三退 三化 二因 土地沙漠化 ——西北地区 石质荒漠化 ——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 次生盐渍化 ⑴黄淮海平原、绿洲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相同原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的方式; 不同原因:红色荒漠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而新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