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财经大学思想面对面三人谈系列讲座之.doc

上海财经大学思想面对面三人谈系列讲座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财经大学思想面对面三人谈系列讲座之.doc

上海财经大学思想面对面“三人谈”系列讲座之 “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交流会” 时间:2012年11月20日15:25——17:05 地点:国定路梯一教室 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 学生处 主讲人:耿志敏副教授、汪传发副教授、汪堂峰博士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有31处提到“和谐”一词,其中涉及的主要是两个基本概念,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与和谐世界。后者可以看成是前者在国际事务中的理论延伸,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现实角度而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的一次伟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从文化与思想渊源角度来看,则是对中外有关和谐文化与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和谐社会的文化与思想渊源 汪传发 副教授 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的渊源,包括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和谐的思想,较早的出现在古籍《国语·郑语》里。周幽王八年时,太史史伯与郑桓公谈论“兴衰之故”和“生死之道”时,断定周幽王必将衰败,而衰败的原因就是周幽王“去和取同”。史伯认为,只有不同的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统一,才能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以同裨同”,必将造成大患。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进一步深刻阐述了“和”的理念。《论语·子路》将和与同视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看来,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和”的最高的境界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此为基础,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从哲学的“和”的范畴出发,推出一系列人伦纲常,用以教化于人,维系社会秩序,从而衍生出了“人和”、“家和”、“国和等一系列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地人和”的理念,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以图实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如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尼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天才般的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存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成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 资本主义社会是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调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出,这种不和谐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在批判继承前人、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消除阶级对立和脑体差别,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将其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前提。然而,在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过于强调集中、统一、斗争,忽视民主、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好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统筹“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应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等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江泽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所肩负的新任务,将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确定为“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耿志敏 副教授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对此都作过积极探索,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但严格说来,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和谐”、特别是“和谐社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把“和谐”引入社会建设领域,并把“社会和谐”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来使用,是从十六大开始的。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