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河井田晚二叠世泥炭地碳的聚集速率及其控制因素 中文.pptx

松河井田晚二叠世泥炭地碳的聚集速率及其控制因素 中文.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河井田晚二叠世泥炭地碳的聚集速率及其控制因素 中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汇报人: 闫志明 导 师: 邵龙义 2016.9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晚二叠世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控制因素 来自松河井田的证据 研究思路 研究对象煤层的选取 研究对象的选取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尽可能的保证煤层沉积的连续性,以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要选择厚度足够大的煤层,煤层厚度所代表的时间跨度至少覆盖一个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周; 煤层在沉积过程中受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少,如火山喷发、剧烈构造运动等。 (简化自 邵龙义等,1998) 研究思路 研究煤层测井曲线 研究思路 测井曲线分析工具、原理 测井曲线频谱(时-频)分析 测井曲线频谱(时-频)分析 测井曲线频谱(时-频)分析 寻找煤中米兰科维奇旋回 研究思路 煤层堆积时限、净碳聚集速率、泥炭地碳聚集速率及植物群净初级生产力 通过频谱分析得出煤层的周期长度T为5.0、1.56、0.92m分别对应旋回周期123 ka(偏心率)、35.6 ka(斜率)、21.2 ka(岁差),可得煤层的堆积速率范围为0.04-0.047m / ka。 17号煤(5.6m)的堆积年限为119.8.-140.8 ka,18号煤(6.4m)的堆积年限为136.2-160 ka,17+18号煤(5.4m)的堆积年限为116.4-136.8 ka。 17、18号煤层含碳量为89.63%、90.32 %,视密度为1.45g.cm-3、1.45 g.cm-3;可得17、18号煤层中现存碳的聚集速率为52.0-61.1g C/(m2 ·a)、52.4-61.6g C/(m2 ·a),即现存碳的聚集速率为52.0-61.6g C/(m2 ·a) 本研究中煤中碳含量约为90%,视密度为1.45 g · cm-3对应的碳的损失量约为40%,由计算过程c计算出晚二叠世泥炭地发育时期碳的聚集速率为86.7-102.7g C/(m2 ·a) 全新世热带地区泥炭地中碳的聚集速率值范围为60-260 g C/(m2 ·a),NPP值范围为200-850 g C/(m2 ·a),两者相差3-14倍。将此关系值应用到研究区泥炭地中,得出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值为260.1-1437.8 g C/ (m2 ·a) 涉及参数 煤层号 Ad/% Vdaf/% St,d/% Cdaf/% ARD/g.cm-3 17 18 17.41 17.7 21.03 20.77 0.4 0.67 89.63 90.32 1.45 1.45 A--灰分;V--挥发分;St--全硫;C-碳含量;ARD--视密度;ad--空气干燥基;d--为干燥基;daf--干燥无灰基(可燃基) 煤中碳含量(干燥基) 密度(g/cm-3) 现存碳含量 碳损量(CL) 0.6 1.29 0.983 0.017 0.62 1.29 0.93 0.07 0.64 1.29 0.886 0.114 0.66 1.29 0.848 0.152 0.68 1.3 0.816 0.184 0.7 1.3 0.788 0.212 0.72 1.3 0.764 0.236 0.74 1.3 0.742 0.258 0.76 1.3 0.723 0.277 0.78 1.3 0.704 0.296 0.8 1.32 0.687 0.313 0.82 1.32 0.669 0.331 0.84 1.32 0.652 0.348 0.86 1.32 0.634 0.366 0.88 1.32 0.615 0.385 0.9 1.47 0.596 0.404 0.92 1.47 0.577 0.423 0.94 1.47 0.557 0.443 A—全新世泥炭地NPP的纬度分布(Beerlingand Woodward 2001); B—全新世泥炭地碳聚集速率的纬度分布( Diessel C et al.,2000)。 全新世热带地区泥炭地中碳的聚集速率值范围为60-260 g C/(m2 ·a),NPP值范围为200-850 g C/(m2 ·a),两者相差3-14倍 涉及参数 NPP(净初级生产力):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 GPP - respiration [by plants] 煤层堆积时限、净碳聚集速率、泥炭地碳聚集速率及植物群净初级生产力 早白垩世中纬度地区吉尔嘎郎图凹陷6煤堆积时限、CCR(煤中净碳聚集速率)、PCR(泥炭地中碳的聚集速率)、NPP(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计算结果。 研究思路 泥炭地植物群净初级生产力控制因素 与全新世热带地区泥炭地的NPP值(1000-3220 g C/ (m2 ·a))相比,本研究中的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热带泥炭地的NPP值(260.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