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光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译名】: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适用专业】:、光信息技术专业本科生
【学 分 数】: 3
【总 学 时】: 48
【实践学时】: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光纤通信是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为从事光纤通信工作以及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掌握光纤的导光原理和光纤的传输特性;了解通信光源和光检测器的原理,掌握光源的和光检测器基本特性;掌握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的组成和性能;了解光通信线路的组成、设计方法和误码性能;理解EDFA的原理和性能;了解SDH等光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电磁场与波、 通信原理
四、课程内容
第1章:绪论主要内容
光通信历史与发展、光通信系统组成简介、光通信的特点
教学要求
了解光通信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光通信的特点
第2章、光纤传输理论及其特性主要内容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纤导光原理、波动理论、单模光纤、光纤的损耗、光纤的色散、光纤中信号的传输、光纤的非线性、常用光纤、光无源器件
教学要求
了解光纤的结构与分类;掌握用射线方法分析光纤导光原理、数值孔径和时延差;了解光纤的模式理论,掌握模式的有关概念;掌握光纤的损耗、色散和非线性以及影响;了解常用光纤和光无源器件的主要特性参数。
第3章、光源与光发射机
主要内容
激光器原理简介、LD工作原理,LED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光调制方法, 光发射机组成。
教学要求
了解光源的原理,掌握光源的主要特性;了解光调制方法和光发射机组成。
第4章、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主要内容
光检测器原理、光检测器特性、光接收机组成、光接收机信噪比,光接收机灵敏度
教学要求
了解PIN和APD光检测器的原理,掌握光检测器的主要特性;了解光接收机组成和信噪比、灵敏度等性能。
第5章、光通信线路主要内容
光通信系统组成、光通信线路设计、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光通信线路性能、光放大器、光孤子通信
教学要求
了解光通信系统组成和光通信线路的设计要求;了解光通信的复用技术和光通信线路性能;了解光放大器的原理、组成和性能。
第6章、光通信网主要内容
SDH基本概念,复用结构,SDH设备,DH网络;接入网功能简介。
教学要求
了解SDH基本概念、速率、帧结构和复用方式;了解SDH设备类型和SDH网络的分层和自愈环。
五、教学方法建议
希望购置先进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演示实验教具,并能提供有关教学的录像片,同时,在有条件的话,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六、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七、其它说明(如习题或作业,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
每章完成的习题。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教材
《光纤通信》 刘增基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参考书
, Harry J. R. Dutton, Understand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IBM., 1998.
3, Govind P. Agrawal,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3rd edition, John Wiley Sons, Inc., 2002.
4, Gerd Keise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3rd edition, McGraw-Hill, Inc., 1999.
5, J. Hecht, City of Light, The Story of Fiber Op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9).
6, F. Mitschke, Fiber Optics: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pringer, Berlin (2010).
理 学 院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