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二)——移动支付的技术.PDF
目录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一)——移动支付的主体 2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二)——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规范 4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三)——移动支付的测试项目 6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四)——移动支付国际资质检测项目 9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五)——国际EMVCo 移动支付测试项目 12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六)——国际组织GP 移动支付测试项目 14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 (一)——移动支付的主
体
按照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规范的定义,移动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
移动支付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由此概念可以引出移动支付架构
的两种基本架构,其中TSM 系统、移动终端、运营商通讯网络和银行
账户管理系统等构成了远程支付基本架构;而移动终端、非接触受理
网络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等构成了近场支付基本架构,两种基本架构
融合起来就组成了移动支付架构的主体(见图1)。利用TSM 系统背
后接入的数量巨大的商圈系统,移动支付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支付
产品和海量的商户信息;而迅速发展的商户非接触受理网络则为用户
描绘了 “无需携带银行卡即可安全支付”这一并不遥远的美好未来。
现实与虚拟的便捷互通、线下交易和线上支付的无缝联接,为用户支
付体验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而这也是移动支付的魅力所在。
图1:移动支付架构的主体
移动支付的业务模式与移动支付产业链条密不可分,且具有自身
的显著特点。卡片发行方、服务提供商、运营商、TSM 系统平台和检
测认证组织(CA:Certificate Authority)及其各自之间的交互关系
构成了移动支付庞大的产业链。其中,卡片发行方拥有安全载体管理
和多应用管理权限,可以为其他应用发行方提供安全载体的服务及其
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支付应用服务,并
对自身应用的相关状态进行维护(比如:当应用遭受安全攻击或敏感
信息泄露时,应用可将自身进行锁定,防止用户的账户资产遭受严重
的损失);TSM 系统作为后台支撑服务平台,为产业各方提供用户身
份管理、安全载体管理、应用发现、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运营
商为移动支付信息传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而在检测认证方面,人民银行将建立认证制度和移动支付技术检
测认证体系,启动中国移动金融技术标准下的移动支付产品和系统的
检测认证工作。
随着产业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合,以及消费
习惯的逐步形成,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将指日可待。
本期我们主要简单介绍移动支付的主体,下期我们将着重讲解移
动支付的主要标准规范,敬请关注、分享。对此有问题或建议,欢迎
微信留言咨询。
【微课堂】移动支付安全系列讲堂 (二)——移动支付的技
术标准规范
伴随移动支付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的用户数
量和交易金额逐年激增,而不同国家采用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案却不
尽相同,这的确促进了移动支付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同时也增加了
移动支付不同系统之间的对接难度和迁移成本,无法适应移动支付全
球化发展的趋势。简言之,缺乏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成为制约着产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相关行业标准和必威体育精装版技术成果的吸收消化,国内外多个标
准组织均发布了针对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其中有代表性的包
括全球金融行业标准化组织 EMVCO 发布的 Mobile Level1 和 PPSE
(Proximity Payment Systems Environment,近距离支付系统环境 )
/AAUI (Application Activation User Interface,应用激活用户界
面)规范、通用卡片平台组织GlobalPlatform (简称GP)发布的Card
Specification 和Device Specification、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
金融移动支付系列规范以及中国银联发布的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与此同时,EMVCO 组织在发布的Mobile Level1 在Contactless
Specification (非接触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了更为严格的测试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