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_致良知_的教育哲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王阳明_致良知_的教育哲学

( )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四期 FU DAN JOU RN AL (Socia l Scien ce s) N o. 4  1999 论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 ( ) 韩 京淳圭 ( )   [ 内容提要] 今年 1999 年 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逝世 470 周年, 为纪念这位历史文化 名人, 阳明故乡浙江绍兴举办阳明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文专门论述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 认为 王阳明的教育观是他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致 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 也是阳明一 生讲学的宗旨, 它也具体地体现在阳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及过程之中。 [ 关键词] 本体 功夫 致良知 王阳明是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文化名人, 他不但是著名的明代心学派的哲学家, 而且 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不论是处在或顺或逆、或荣或 辱的生活环境中, 他从不脱离讲学活动, 所以形成了当时“王学遍天下”的空前盛况。他每到 [ 1 ] 一处讲学, 往往学生群集“宫刹卑隘, 至不能容, 盖环坐而听者三百余人” 。借古刹寺庙为讲 ( ) 堂, 听众暴满而达三百多人。而且出现“环先生 阳明 而居者此屋……常合食数十人。夜无 [2 ] 卧处, 更相就席, 歌声彻昏旦” 。王阳明也以一生从事讲学而自豪, 他的弟子邹守益曾经记 录 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当时有称先师[ 阳明] 者曰: 古之名世, 或以文章、或以政事、或以气 ( ) 节、或以勋烈, 而公 指阳明 克兼之, 独除却讲学一节即全人矣。”先师笑曰: “某愿从事讲学 [3 ] 一节, 尽除却四者, 亦无愧全人。” 认为人的一生功名利禄都是次要的, 他不热衷于做官, 甚 ( ) [4 ] 至说: “仕途如烂泥, 忽入其中, 鲜 少 易复出” 。惟独“讲学”才是他一生要贡献的事业, 是 他追求“全人”的目标。 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他心学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他一生讲学的宗旨, 它也 具体体现在阳明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及过程之中。王阳明学说的诞生, 是当时思想界的一 大革命。他以“狂者胸次”的非凡气概“大破常格”, 对已失去原有活力而变成僵死教条的程朱 ( ) [ 5 ] 理学而进行一次无情的冲击。阳明自谓“某愿以狂为进取, 不以愿 乡愿 以媚世” 。他认为 要进行教育的实践, 首先必须整顿“士风”, 改变“学风”, 他说: “今夫天下之不治, 由于士风之 [ 6 ] 衰薄, 由于学术之不明”。 他非常明确地宣称: “吾平生讲学, 是致良知三字”。在阳明的学说 里“良知”是本体, “致 良知”是工夫, 本体与工夫两者不可分, “致 良知”的工夫是展现 良知的 过程。笔者很赞成冯契先生对阳明学的评价: “这种以本体与智慧为过程的思想, 是王阳明独 [7 ]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