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复习策略 详细版.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中考复习策略 详细版

PAGE 31 PAGE  2016年中考语文考试技巧 一、认知中考 了解考纲变化、中考试卷结构、难度系数、平均分等,考试时间安排等 二、古诗文阅读考试技巧 了解课内古诗文、课外文言文考试特点、命题特点及抓分要点等 课外文言文最后一题常考题 (一)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品质) 平民、君王、良官、名人 (二)分析概括文章的启示或道理 道理、启示 (三)主旨理解与写作目的 主旨理解、写作意图 (四)情感原因分析题 (一)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品质)平民、君王、良官、名人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1、确定人物身份,依据其身份大致判断其品行; 2、梳理与考查人物相关的人物关系; 3、写了人物的哪几件事(一般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 4、根据几件事,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概括人物品行; 5、把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例1:2011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第15题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真绝宝也。”特设一卓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 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 中外亲:表兄弟。 坏冢:荒墓。 卓:同“桌”。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____________的品质。(3分) 表达了韩魏公对部下的“宽宏大量”的品质。 【试题分析】文中有三处情节值得我们在解题时引起注意:(1)“公”得到玉盏时的欣喜之情;“真绝宝也”“特设一卓,致玉盏其上”。(2)玉盏破碎的瞬间,坐客皆惊,与下文“公神色不动”形成对比。(3)对部下将玉盏打破原因的开脱:“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这三处情节,充分地表达了韩魏公对部下的“宽宏大量”的品质。 例2:2016年初三一模黄埔区第13题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结合上下文,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_____的人;而管仲用“我何以报”来回答封人,表现他_______的美德。(5分) 13、(共5分)对人示好却谋图回报;贪图小恩小惠〈3分,意到即可)没有私心、不贪小 利、秉公办事〈2分,意到即可) 【试题分析】这一道题占据了文言文近一半的分值,要求写出文中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这明显是一个人物的对比考查题,注意用词的相对性,可以结合整理出来的人物形象总结词语来答题,当然这是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二)分析概括文章的启示或道理 答题思路及方法: (1)选择不同的切入口。如:重在叙述故事的,可以从故事结局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侧重写人物活动变化的,可以分析人物行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讲述生活现象为主的,可从个别现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贬倾向。 (2)尽可能读懂文言文寓言;然后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刺什么;最后,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 (3)关注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4)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例1:2014年上海市中考真题第15题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 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B )(3分) 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 【试题分析】这一题采用多级评分的方式赋分。解题关键是对这则寓言故事中心的提炼和概括。A项理解太宽泛,缺乏针对性,与文本内容不扣合。B项“见微知著”是从寓言故事中提炼概括出来的道理,“见微知著”在课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叶永烈《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有注释(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C项有合理的成分,但概括比较肤浅,显得片面。D项“要集思广益”是无中生有,与本文内容不合。所以,B项的理解是最恰当的,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