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省民族自治县脱贫致富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民族自治县脱贫致富探讨

云南省民族自治县脱贫致富探讨   [提要] 本文使用数据分析、实地调研与专家座谈等方法,以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差距着手,探索总结民族自治县发展滞后、贫困面较广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民族自治县;发展差异;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课题:“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NZ2003);云南民族大学2012引进人才科研项目:“云南民族自治县发展差距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9日 “十三五”时期开展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心。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地区。民族自治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致富能力弱,是脱贫致富的难点。如何找准制约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是民族自治地区实现快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保证 一、云南民族自治县发展差距变化情况 (一)绝对差状况。1978年云南省所有自治县的人均GDP为174.85元,比云南省人均GDP少48.50元,比全国少155.33元,到了38年后的2015年云南所有自治县的人均GDP增加为20,011.38元(名义),与自身相比增加了114.45倍,但与云南省和全国的差距也增加到了9,003.62元和29,339.62元。1978年云南和全国的人均GDP分别是云南民族自治县人均GDP的1.29倍和2.20倍,到2004年发展差距达到了最大,云南和全国的人均GDP分别是民族自治县人均GDP的1.93倍和4.43倍,然后开始下降,到了2015年回落为1.45倍和2.47倍,总体的发展差距较大,民族自治县需要创新发展方式,快速发展。发展差距如图1所示。(图1,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下同) (二)加权变异系数差异状况。为了深入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县内部的发展差异变化情况,我们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做进一步分析。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 利用公式(1),计算出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内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云南省内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加权变异系数以及全国内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由加权差异系数可以看出云南民族自治县基于全国的加权变异系数较小且变化不大,加权变异系数均值为0.088,其原因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GDP在全国所占份额非常小,也说明云南民族自治县的发展差距对全国的影响不太大。云南省民族自治县的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近似倒U型变化,1978年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009,到1997年变为0.43,扩大了近5倍;1997年后差距有所下降,到了2016年变异系数为0.014。在民族自治县内,1978年的加权变异系数是0.33,然后逐步增加,到了2005年达到了最大值为0.64,然后加权变异系数开始减小,到了2015年减少为0.37,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具体的发展差距变化情况即加权变异系数如图2所示。(图2) 由图2和上文可以得出,虽然云南省民族自治县与全国和全省的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然后呈现趋同收敛的态势,但是差异依然较大,尤其是民族自治县之间的发展差距,这说明充分利用好民族自治县的政策和资源及地理优势加快发展至关重要 二、制约民族自治县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发展差距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云南省“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在这些民族自治县。找出这些自治县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制约发展的因素是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的关键 (一)资源环境较差,规模效应难以呈现。民族自治县虽然拥有清澈的溪流、碧绿的蓝天、葱绿的树木,但多为生态脆弱、陡坡峭壁、山谷盆地、土壤贫瘠的不易开发区或是天然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禁止开发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能源供给较少、水利基础设施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弱、公共产品供给成本高。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河谷、盆地面积少。在这些民族地区种植土地的坡度多为25度以上,且面积较小,10亩以的整块耕地非常少,导致民族地区难以使用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机器,难以实现农业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玉米、小麦、豌豆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价格低,导致农户收入低、增收难。民族地区的工业往往较落后,虽然不少自治县拥有工业区,但这些工业园区缺少比较优势,招商引资困难,企业少、规模小、竞争力弱、产业集聚度较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难以呈现 (二)产品远离市场,缺乏经济区位优势。从云南29个民族自治县中可以看出,这些民族自治县多位于海拔高、距离中心城市较远、距离交易市场较远的地方。无论是农产品的销售,还是资本品的购买,物流费用都比较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宁蒗彝族自治县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