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董辉-烧结余热回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董辉-烧结余热回收要点

使用范围: 在自制实验设备上测试不同工况下计算?传递系数所需数据 通过无量纲方程回归分析,拟合经验关联式 (2)烧结矿层?传递系数的实验研究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实验 基于固定床模式——时间模拟空间→移动床模式; 基于实验室实验→小试 圆筒Din=100/250/350/600 →长方体1000*1000*1800 (料的加热+排料+漏风,不断尝试和努力)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4000*1000*1800,Hz=12000 →1000*1000*1800,Hz=8000 Din=1000,H=1000,Hz=5200 Din=600,H=1300,Hz=5200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Din=100,H=900,Hz=2950 Din=250,H=1200,Hz=3920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数值计算 将双能量方程引入到烧结竖罐内,并采用用户自定义标量(UDS)定义气固双能量方程(建立稳定传热模型*,回避非稳态模型以时间模拟空间的假设,最大难点:颗粒下移速度的描述); 创新: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定义气固传热相关参数:空隙率径向分布*、粘性阻力系数*、惯性阻力系数*、气固传热系数*。 基于局域热力学平衡模型-单能量方程模型 基于局域非热力学平衡模型-双能量方程模型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参数:烧结矿进口温度973K,冷却风量 万m3/h 气体 烧结矿 冷却段气固温度分布 出口风温 K,出口矿温410K,余热回收率达85%。 (3)烧结矿层气固传热过程的实验及数值计算 烧结矿温度云图 热载体温度云图 主要内容 1 基于环冷机模式余热回收 1.1 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 1.2 环冷机操作参数优化 2 竖罐式余热回收 2.1 系统的构思及研究思路 2.2 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及研究进展 2.3 关键技术问题的凝练及研究进展 3 总结及展望 任务:罐体和锅炉的结构形式、结构和操作参数的确定 依据:罐体-锅炉-汽机的协同,保证最大发电量 2.3 关键技术问题的凝练及研究进展(从热工角度) (1)(2)余热回收竖罐、锅炉两大关键技术问题 (3)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匹配、参数协同与运行调控 2.3.1 余热回收竖罐关键技术问题 任务: 罐体的结构形式、结构和操作参数的确定 依据: 1)考虑与锅炉、汽机的协同,为后续最大发电量提供适宜热载体流量和品质; 2)尽可能降低阻力损失; 3)保证气固传热效果,降低?损。 (1)余热回收竖罐关键技术问题—结构和操作参数 关键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凝练 ——罐体系统的灵魂! 罐体 冷却风量 料层高度 余热 锅炉 显热品质 显热数量 汽轮 发电 蒸汽品质 蒸汽产量 吨矿 发电 冷却段的高度和内径——核心参数之一 处理量一定,高度↑,内径↓,阻力↑ ,气流分布均匀↑ 高度↓,内径↑,阻力↓ ,气流分布均匀↓ 冷却热载体的流量(冷却风量)——核心参数之二 处理量一定,较大风量,较低风温? 较小风量,较高风温? 烧结矿的下移速度 最大难点:三者的耦合 关键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确定 (1)余热回收竖罐关键技术问题-结构和操作参数 依据: 罐体出口热载体所携带的热量和?值较大; 料层阻力尚可,经济可行。 手段: 基于移动床的气固传热实验研究; 基于双能量方程的数值计算 (关键是CFD软件二次开发) 基于气固热平衡方程与传热方程的解析分析。 (2)余热回收竖罐关键技术问题-如何减小料层阻力 A保持矿层空隙率** A 减小粉矿率,保持罐体内烧结矿层空隙率 罐式回收可能比环冷机模式的粉矿率高,造成阻力损失过大,甚至死循环,这是目前罐式回收质疑点之一; 影响粉矿率因素:落料、颗粒间或颗粒与壁面的摩擦、颗粒间因重力作用的挤压; 措施:热破碎+热筛分;冷却段和预存段高度适当设置 B适当设置冷却段高度 C适当设置热载体流量 A影响矿层内气固传热的主要因素 矿层空隙率 冷却段高度 冷却风量(热载体流量) B 强化矿层内气固传热的主要技术途径 保持矿层一定空隙率,控制粉尘,防止死循环 适宜的冷却段高度 适宜的冷却风量 设置布风和布料装置 (3)余热回收竖罐关键技术问题-如何强化气固换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