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卷高考历史真题和解析延伸.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全国卷高考历史真题和解析延伸要点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5、评价: 积极:生产力的进步 (比自耕农经济) 消极:造成封建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封建剥削沉重 延伸二: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 原因: 1、宋朝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为补偿被削权的高官 2、两税制,按土地而非人口征税 3、商品经济发展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延伸一、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历朝历代都有史官。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字斟句酌,斤斤计较。对于功绩,要大书特书。没有功绩,也要虚构,或颠倒黑白,把坏说成好。史官们的态度却颇为认真,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对帝王的言行,随时记录,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 。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屡遭厄难。 史官小故事: 宋代怕史官:宋太祖尝弹雀于后苑,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认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例题: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封驳 “封”,把皇帝的敕令退回去拒不执行; “驳”,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丞相有封驳权。但丞相既要执行皇帝的诏旨,又享有封驳权,在职能上冲突。如皇帝不愿听从丞相,那么丞相就辞职。到了唐代,解决方法是部门分工。唐代实行三省制,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管执行,门下省的职责包括封驳,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谓之涂归。元朝,也有封驳制度。明朝,内阁依然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官员,已经根据旨意解衣待杖,也要等给事中签押的驾帖送到后方可行刑,这显然是封驳制度的遗留。 自周代,各朝皆有谏官。谏官一是廷诤(在朝廷上指出皇帝和别的官员的错误),二是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 。谏官制度是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由帝王独断所可能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迫使统治者采取一些有利于人民的进步措施。但若谏官意见与皇帝旨意相违,多不能被采纳,谏官可以辞官或改任他职。 一、言者无罪 二、官卑秩微、任选青年三、谏言不露 四、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延伸一、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先秦:周朝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郡—县) 两汉:郡国并行制。州成为地方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刺史的权力加重。(州—郡—县) 北魏:三长制 唐:全国分为十五道,边疆设节度使,藩镇割据。 (道—州—县) 宋:分割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路—州—县) 元:行省制。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宣政院 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行省—路—府—州—县) 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指将原少数民族的土司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承宣布政使司—州—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