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第二课.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地地区第二课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 第五节 两极地区 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及其产生的影响 北极地区 北 冰 洋 北极圈以北,纬度高 纬度位置: 主体是北冰洋(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海陆位置: ◇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南极地区 纬度高(南极圈以南) ◇分析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 冰天雪地 陆地为主(南极洲) 地形地势 北极地区平均气温 南极地区平均气温 成因 结论 海陆位置 冰面反射阳光 两极地区气温差异及其原因 南极地区更寒冷 —18℃ —50℃ 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 干燥 烈风 纬度高 环境 冰天雪地 寒冷 位置 气候 人类活动 动植物 (独特性) 北极熊 企鹅 动物 自 然 环 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地 理 位 置 范围 南极洲大部分及周围海洋 北冰洋大部分、沿岸陆地岛屿 纬度 66.5°S以南的地区 66.5°N以北的地区 经度 360° 360° 海陆 三大洋环抱 亚、欧、北美环抱 气温 “冰雪高原”“寒极” 酷寒 终年冰封、寒冷,比南极温度高 降水 极少,“白色荒漠” 干燥 普遍高于南极地区 风速 风大且多,“风库” 烈风 风速远不及南极 居民 无常住居民 因纽特人(黄种人) 钻取冰芯 收集陨石 气象观测 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而煤是深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成的。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质疑解惑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活动三 认识极地考察和极地保护的重要性 矿产 淡水资源 海洋生物 石油资源 天然气 海洋哺乳动物 人类最后的一个能源基地 独特南极 南极地区拥有全球最极端的环境因素。 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三极:寒极、风极、旱极。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最后一片净土。 南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景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目光,成为科研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资源南极 南极地区是资源“大仓库”:矿产、生物、淡水等资源丰富。 南极地区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试验场,其科技成果转为民用将造福社会。 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几乎涉及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每一个科学领域。 科研宝地 北极 考察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于2004年7月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长城站:1985年建立 中山站:1989年建立 昆仑站:2009年建立 滥捕滥杀 发射捕鲸炮 捕杀鲸鱼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这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面。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强烈的紫外线还会影响鱼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乃至造成某些生物灭绝。 消失的家园 信息链接 于1982年成立了南极海洋 生态资源保护委员会,主 要是为响应人们对南极海 洋越来越严重的磷虾捕捉 情况的关注而成立。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组织成立于1993年,是北极环境保护策略(AEPS)的一部分。 ● 《北极熊保护公约 》 北极地区的国家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严格控制买卖、贩运自然熊皮及其制品。 ●《南极条约》 主要内容是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对缓和有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纷争,促进各国在南极考察方面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3年6月8日: 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5年10月7日: 被接纳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 2007~2008年 中国将实施国际极地年 “PANDA”计划 1996年 我国制定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垃圾管理措施及溢油应急计划。 从1997年底 开始对长城站进行了彻底清理。 我国还任命了环境官员,指定了环境日和南极环境保护年,制定了队员教育和培训计划,印发队员手册,对第一个到南极进行考察地队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处女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垃圾、污染、生态破坏等,使南极的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制定了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垃圾管理措施及溢油应急计划。从1997年底,开始对长城站进行了彻底清理。我国还任命了环境官员,指定了环境日和南极环境保护年,制定了队员教育和培训计划,印发队员手册,对第一个到南极进行考察地队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我国第十八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将位于南极乔治岛长城站积存了14年的垃圾共约6吨多运回国内进行处理。   我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15年来,加强了对

文档评论(0)

quechui388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