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要点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7化学加固法 4.7.2 灌浆法 2.灌浆方法 (1)渗透灌浆 (2)挤密灌浆 (3)劈裂灌浆 文字不全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7化学加固法 4.7.3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又称旋喷法,它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脉冲泵(工作压力在20MPa以上),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向四周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借助液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使喷流射程内土体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20r/min)旋转,一面低速(15~30r/min)徐徐提升,使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径比较均匀、具有一定强度(0.5~0.8MPa)的圆柱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1.高压喷射注浆法的特点是: (1)能够比较均匀地加固透水性很小的细粒土; (2)不会发生浆液从地下流失; (3)能在室内或洞内净空很小的条件下对土层深部进行加固施工。 高压喷射注浆法可适用于砂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以及人工填土等地基的加固。其用途较广,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可做成连续墙防止渗水,可防止基坑开挖对相邻结构物的影响,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板桩墙渗水或涌砂,也可应用于托换工程中的事故处理。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7化学加固法 4.7.3 高压喷射注浆法 2.设计要点: (1)加固体强度和范围:高压喷射注浆形成的加固体强度和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现场试验资料时,可参照土质条件的工程经验估计。 (2)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竖向承载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3)桩的平面布置:竖向承载旋喷桩的平面布置可根据上部结构和基础特点确定,独立基础下的桩数一般不应少于4根。 (4)褥垫层设置:竖向承载旋喷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可取200~300mm,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 mm。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7化学加固法 4.7.3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或石灰作固结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粘土和水泥或石灰强制搅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地基土。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可在软土地基中形成柱状、壁状和块状等不同形式的加固体,与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7化学加固法 4.7.3 深层搅拌法 施工程序: (1)用起重机悬吊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 (2)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 (3)水泥浆压入地基。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将制备好的水泥浆压入地基; (4)提升喷浆搅拌。边喷浆、边搅拌、边提升,直至设计的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出地面。重复搅拌,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顶面标准高度时,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深入土中,使水泥浆和土体强制拌和。 (5)清洗。清洗管道中残存水泥浆,至基本干净,并将黏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移至新孔。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8 托换技术 托换技术一般包括:补救性托换、预防性托换、侧向托换和维持性托换。托换技术是一种建筑技术难度较大、费用较贵、责任性铰强的特殊施工方法。 4.8.1 托换技术原理 托换法是指为了解决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处理、基础需要加固或改建的问题,以及对原有建筑的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工程以及邻近建造新工程而影响到原有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的技术总称。 对已有建筑物的原有基础不符合要求,而需要增加该基础的深度或原基础加宽的托换,称为补救性托换;由于邻近要修筑较深的新建筑物基础,因而需将已有建筑物的基础加深或扩大者,称为预防性托换;或在平行于已有建筑物基础旁,修筑比较深的板桩墙、树根桩或地下连续墙等,称为侧向托换;有时在建筑物基础下,设计时预先设置好顶升的措施,以适应预估地基沉降的需要,称为维持性托换,目前国内在软弱土地基上建造油罐时,常在环形基础中预留有今后可埋设千斤顶的净空,即属于这种托换型式。 项目4地基处理与特殊土地基 4.8 托换技术 4.8.2 托换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托换工程场地详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掌握被托换建筑物的结构、构造与受力特性,查清地基的持力层、下卧层和基岩的性状和埋深,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2.掌握被托换建筑物的病因,地基勘探。基础是否达到设计持力层水位的改变对建筑物的影响等,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3.结构设计:同一建筑物内是否采用了多种不同基础形式,设计采用桩基础是否进入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下部还存在有软弱的下卧层; 4.施工质量:地基土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土层,地基土是否被扰动、被水浸泡而破坏了原土天然结构,沉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