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的情况 初步建立了现代性的社会福利体制架构即国家—社会保障制下的五大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等制度 并辅之商业化的保险制度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 首要说明:以前采用了“大社会保障”的概念,使社会福利制度仅局限于社会保障的范围,故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介绍也只能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创建于1951年,是在借鉴前苏联的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它经历了初创、发展、挫折与恢复等几个时期。 初创阶段 城市:社会保险、职业福利、社会救济与社会优抚; 1.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2.1956年,全国总工会颁布了《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 3.1957年,全国总工会又出台了《关于职工生活若干问题的指示》。 4.1958年,国家颁布了《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农村:合作医疗 1956年,政府发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对于老弱病残孤 生、养、死、葬 开展合作医疗 特点:在福利理念上,遵循了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原则。 发展、挫折与恢复 发展阶段(58年-66年)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福利事业进入稳定发展期。补充与完善。如1962年颁布了《抚恤、救济事业费管理使用办法》。还整顿违法乱纪问题。 挫折阶段(66年-76年) 严重破坏。1968年,撤销了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内务部;1969年,财政部颁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 恢复阶段(76年-84年) 全面恢复,并有所超过。 (1)恢复福利机构 79年,国家劳动总局设置保险福利局,地方设保险福利处; 82年设劳动人事部,下设保险福利局。 (2)颁布系列政策 78年,《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83年颁布《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公人退休待遇的通知》。 遗憾的是,农村的社会福利没有大的改善。 转型时期 1984年,民政部在福建漳州召开全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改革整顿工作经验交流会。 转向:福利事业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 单位福利--社会福利(重构关系) 基本框架:失业社会保险制度;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医疗社会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 除此之外,还有义务教育制度;商业保险制度;职工生育保险;职工工伤保险。 农村 “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 1.从体系结构来看,“三大板块”。 政府财政补贴、民政福利、单位福利 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缺乏协调与稳定。 2.从福利对象看,以城镇职工为核心,实行城镇居民与农民的差别化原则,在城镇又实行国营职工与其他企业职工的差别化原则。 后果:事实上的社会不平等 3.从福利提供主体来看,模式是由政府包揽,通过企业输送。 社会福利制度与就业制度相联 城镇就业劳动者,“吃皇粮的”=“公家=“城里人”。 终身福利 农村:强调个人责任与家庭赡养,农村集体提供的很少 即使有条件严格,且保障水平低,基本的生存保障 五保户 4.福利待遇的无偿性造成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现象。 无偿=没有义务的权利 低工资,高福利 后果:影响了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制度化再分配型与补缺型 结合与并存 制度“碎片化” 指的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制度与办法。比如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是一个制度,企业里城镇职工是一个制度,农民工又是一个制度;城镇居民是一个制度,农民是一个制度,失地农民又是一个制度。 不同制度体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弊端:管理成本过高,投机钻营多,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攀比(相对剥夺), 原因:社会保险制度不统一,即整体性、系统性不强, 根本原因是政府的被动应付,没有压力。原因是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政策服务于经济政策;民主法律部完善。 理解社会福利制度的视角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实现福利的机制是再分配,目标是公平公正。按需实施。抗拒市场化 2、我国是一个快速转型的国家 经济转型;人口转型;社会转型。 3、我国具有独特的福利文化 如何看待个体;社会与家庭的分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重构的思路 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架构 即国家-社会保障制架构下的“五大社会保险” 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优抚安置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