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绪言).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绪言)

中西医结合妇科基础: 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基础 西医学对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 “男女有别”,妇女有其特殊的脏器,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当女性生理功能在外、内病因的影响下,使功能产生紊乱而致病,而产生一系列女子所特有的疾病。 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病理改变,并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诊断、处理。 中西医结合产科学: 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以及发生的生理、病理改变,并在中西医理论协同指导下进行诊断、治疗 西医妇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1、产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2、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 3、生殖生理学的迅速进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改进和成熟 4、女性生殖内分泌学的发展 5、妇科肿瘤学的发展 6、妇女保健学的建立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整理、注释中医妇科古籍,学习并继承名老中医经验。 2.、深入研究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和方药。 3. 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第一章 绪 论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教研室 杨洪艳 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代表性著作的名 称、作者。 【了解】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范围 中医妇科学发展史 西医妇产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定义与研究范围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结合运用中、西医学两种理论、两种思维方法相互借鉴来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研 究 范 围 研究范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中西医结合产科学 计划生育 研究方向: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防治方法 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 第二节 妇产科学的发展概要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与产科学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 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 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 明代——肾主生殖理论深化 清代、民国时期 现代 中医妇产科发展史——十大发展阶段 甲骨文中有“疾育”(妇产科病) “坼剖而产”(剖腹产)——《史记》 “妇孕不育”,“妇三岁不孕” —— 《周易》 “种子”和避孕的药物——《诗经》、《山海经》 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的“胎教”, 《曲礼》“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出现了最早的妇产科医生“带下医”—扁鹊 《黄帝内经》: 基础理论(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法、治则); 临床病证(经闭、崩、带下、子瘖、死胎、胎病、产后大出血、产后发热、癥瘕、不孕); 记载首张妇科药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通涩兼用、补肾活血、通补奇经,也是妇科病食疗第一方。) 《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子门、胞脉、胞络。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最早的妇产科病案(秦) 《难经》创命门学说及冲任督带理论 《神农本草经》所收365种药物中指明治疗妇产科病有88种,并在紫石英条首见“子宫”之名。我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药物学书 仲景《金匮要略》奠定妇科治疗学基础,有经、带、胎、产、杂病分类与辨证论治,首载外治法。 华佗:实施针刺与药物堕胎,成功进行了开腹手术和摘除死胎。 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女医”:义姁、淳于衍 (汉) 《胎产书》最早记载胚胎发育 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居经、避年、激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 妊娠各期保健要点 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 晚婚优育 南齐《褚氏遗书》 :“合男子必当其年……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则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 隋 ·《诸病源候论》为病理学巨著,其中37-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