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要点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即善于利用机遇。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3、现实性与可能性 ——立足现实性,分析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己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与未来的可能性 ●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或然率(可能性的量化) 方法论意义:要求人 们立足现实,展望未 来,注意分析事物发 展的各种可能,发挥 主观能动性,做好应 对不利情况的准备, 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4、现象与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现象有真相与假相之分,真相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相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真相与假相都是客观的,假相与错觉有原则上的区别。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太阳东升西落是现象; 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 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地球公转 黑洞 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如水有三态,但它们都是水的表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Η2Ο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 庐山日出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温良而为盗者 有貌恭敬而心慢者 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 5、内容与形式 ——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形式---内容的表现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 必然性; 稳定性。 对待规律的态度: 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消灭规律。 要认识、发现、利用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利的目的。 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 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二者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 (1)形成机制不同——自然因素的自发相互作用;人的实践活动 (2)作用方式不同——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表现形式不同——动力学规律;统计学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地球上 “美丽的花朵” ——恩格斯 指导人们 在实践中能动地 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表 现 实现途径 使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社会实践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F=GM1M2/R2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