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要点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应掌握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灌溉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演变。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种植业:①起源:原始农业是从经济向 经济发展而来的。②格局: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 和 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的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 生产为代表,形成 格局。 原因: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家畜饲养业:①五谷:黍、稷、麦、稻、菽或黍、稷、麦、稻、麻②六畜: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 。
二、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1.生产工具的进步:①农具材质的更新: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耕作形式是 ,主要劳动工具是 ;商周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②耕作工具的发展:西汉中期:发明了,推动了牛耕的推广。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 (又叫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曹魏时期马钧发明的 和唐代的。
2.生产技术的进步:①农用动力的变革: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②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概况:a.内地:原始社会;春秋时期的战国时期的西汉的 ;东汉 治黄。b. 边疆:西汉时期,在西域出现地方特色工程 。
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千耦其耘①原因: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农具大多原始而粗糙,只能靠奴隶的集体劳动。②特点:大多采用 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自耕农经济①原因:春秋时期,随着 和 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了技术的支持; 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后期,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拓展】
1.精耕细作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2.千耦其耘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奴隶在田间集体劳动。《载役》说:“千耦其耘”,描写的就是这种劳动场面。监督劳动者劳动的是“田畯”,有时主人也亲自来检查。如《甫田》说:“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3. 自耕农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条件首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样的环境少战争战乱之苦,才能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没有天灾,统治者也要重视水利的兴修。三是统治者的剥削要适度,轻徭薄赋,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空间等。这说明小规模的自耕农经济承受力十分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有限,风险较大,因此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课时训练】.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牛耕出现后,很长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
A.都江堰 B.白渠 C.郑国渠 D.漕渠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
B.大约在战国中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doc VIP
- 2024《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8500字.docx
- 清洗猪舍合同8篇.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23课 兔子增长有规律(2) 教案.docx VIP
-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pptx
- 兔子增长有规律(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BS EN 10269-2013 用于具有特定升高和_或低温性能的紧固件的钢和镍合金.pdf
- 物流合同模板6篇.docx VIP
- 八达 400馈电最全图文讲解.pdf
- 二年级下册每日练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