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必修一西方政体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西方政体比较要点

1.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 2.具有渐进性 3.具有创新性 4.是一种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 职权 产生方式 名称 国 家 元 首 确立 标志 确立 背景 法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后 王朝战争的统一 独立后邦联体制的弊端 法国大革命后创立共和政体的艰难历程 1689年《权利法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国王 皇帝 总统 总统 世袭 世袭 全国50个州 (538张) 间接选举 由议会选举 国家统一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立法、司法 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任命内阁 总揽行政权、军权 权力 与国家元首的关系 与内阁的关系 构成 议 会 法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政体 上、下议院 联邦议会、帝国国会 参众两院 参众两院 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立法机关、权力小、批准预算 立法权、财政权、宣战权 立法权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行政机关(政府)与立法机关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权力较小不对议会负责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受议会和法律的制约 皇帝操纵议会 总统否决国会立法、国会2/3通过总统的否决 总统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与议会的关系 产生方式 职权 名称 行政 首脑---政府首脑 法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政体 首相 首相 总统 总统 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皇帝任命 全国50个州 (538张) 间接选举 由议会选举 行政权和立法创意权 行政权、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同上表 同上表 同上表 同上表 相同点 特点 权力中心 法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政体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以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基础;核心是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实行集体负责制 国王是形式上的元首,“统而不治”;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拥有行政与立法创议权 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 代议制不完善 总统是国家权力的核心,新型的共和政体和联邦政体、三权分立 议会制共和制 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又使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寻求一种既有君主又不实行专制统治的政体即在“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对不同政体的选择 君主专制引发革命 革命后否定君权,建立共和国 启示:由此看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没有君主统治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利益受损 建立军事独裁“护国政体” “护国政体”不能稳定政局,接受封建王朝复辟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议会改革 两党制 英国近代的民主历程 争取民主 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民主 完善民主 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英国责任内阁制 形成过程 雏形:光荣革命前内阁会议 开始确立: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首相制与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 最终确立: 19世纪中叶 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 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通过国王 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1832年改革 1867 年改革 1884年改革 背 景 内 容 意 义 1.工业革命展开,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参政。 2.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在英国掀起改革浪潮。 降低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重要一步。 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 1.人口素质提高。2.工人获得选举权。 3.政党竞相改革。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男性户主选举权基本实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