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
高一下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试题
历史第一卷
一、 选择题: (75分)
1、 下列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只在黄河流域形成规模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D、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另一特色
2、 考古发现,我国南北方都出土了大量的农业作物遗存,如河姆渡遗址的碳化稻粒,这说明我国古代的农业产业格局
A、种植业为主 B、家畜饲养业为主
C、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并重 D、南方以种植业为主,北方以家畜饲养业为主
3 、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
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 ③ 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④自耕农要承担国家的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在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是指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具的出现
5、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私田增多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的变法运动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非常突出
6、古代中国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分别发生在
A、春秋战国、两晋之际、两宋之际 B、两晋之际、唐朝安史之乱、两宋之际
C、两汉之际、两晋之际、两宋之际 D、两晋之际、两宋之际、宋元之际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北民南迁为南方补充劳动力②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③ 北民南迁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南方发展经济的潜力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清人记载道:“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段话最能够说明的是
A、棉布柔软结实 B、棉织品比丝织品更加美观
C、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D、清代时丝织品已不存在
9、“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B、市的启闭有统一的时间限制
C、商业活动集中在市中进行 D、这种做法客观上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重农抑商的思想兴起于
A、商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 ②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③私商的崛起 ④ 汉初统治者的鼓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A、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B、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工商业市镇兴起 D、明清综合国力不如以前
13、下列关于明清农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B、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
C、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 D、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增多
14、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1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已出现,但发展缓慢,且无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入
C、中国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6、“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指的是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巨大功效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明清前期历史情况的是
A、中国的经济领先于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