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2学测复习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2学测复习教程

(2013?江苏?10)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2012?江苏?11)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2011?江苏?32)中山装是在吸收中外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受到国人的喜爱。 (2012?江苏?32)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 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变化表现 变化原因 1、西方列强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3、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使中国人思想观念逐渐进步和开放。 备注 物质生活 服饰变迁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渐入大城市百姓人家;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受新派人物欢迎中山装; ③民国时期中国服装五花八门。 典型特征: 1、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2、城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社会习俗 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 ④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趋向简约文明 3、农村依然落后封闭,沿袭传统风俗习惯。 表5 一、近代中国诞 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二、近代中国 电讯事业的发展 3、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4、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1、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 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5、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6、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18世纪8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1、电话是外国人于19世纪80年代引入上海等地,近代时期在中国发展极其缓慢。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参见表6) 二、影视事业发展的 标志性事件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3、《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16、大众传媒的变迁 时间 发展特征 代表性报刊 主要作用 备注 19世纪中前期 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对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产生了示范和催生作用。 《申报》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是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戊戌变法时期 因民主运动和革命的发展需要,国人自办报刊越来越多,内容多反映先进思想 《时务报》 推动维新运动,有利于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促进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新青年》 思想启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出于革命需要创办政论性报刊 《共产党》、《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宣传我党的主张,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作用。 表6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贫富差距过大 ③分期付款、银行贷款、股票等投机活动过度 ④自由放任政策 ⑤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特点: 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强 影响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加强国家干预; ②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泛滥,德日出现法西斯专政; ③加剧国际矛盾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A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争夺市场,关税战、贸易战),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 B各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18、罗斯福新政 背景:大危机及自由放任的失败 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 2、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