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类,笔划既方又圆。这一派的字比较整齐,较接近魏碑中的馆阁体,笔道既方又圆,结体整齐。 它的代表作有《张猛龙碑》、《贾思伯碑》、《元显隽墓志》、《张玄墓志》等。 张玄墓志 北魏 张猛龙碑 北魏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 “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赞扬北碑之美,从此北碑的价值更加提高 这时期的魏碑书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表现在用笔、体态和风格上的干变万化,它不但为唐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浇灌了有唐一代的唐楷这一艳丽花朵。 因此,魏碑在我国书法史上的作用实不可抹煞。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动荡时期的书法艺术 时代特征 1、政权更迭频繁 2、中国文化发展受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渗入的影响。 3、南北经济平衡,总体水平较低,民族经济交流强。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文化艺术分外活跃 第一节、钟繇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达370年,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书体演变迅速,风格多样,创立了行书、草书、楷书等,而今草的出现,又促进了行书、楷书的迅猛发展,“魏体”、“章草”等“过渡性”书体则因其特有的风格和魅力流传于后世。 钟繇是楷书书法之先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 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楷书:变隶书的波为撇,磔为捺,或横、或勾挑,圆转变为方折,笔画简便而渐趋妍美,楷书即成为主要书体。楷书的诞生是曹魏三国时代书法艺术最主要的贡献。 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 (局部) 摹刻 贺捷表 魏 钟繇 宣示表 魏 钟繇 第二节 “二王”书法魏晋时期,书法发展出现了“家族化”现象,这大概和当时社会流行的门阀士族制度有关。这种家族性,有利于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流派的形成与绵延。 王羲之: 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圣”。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最大的成就是把古典字体加以改动,使其精致华美。 王献之: 不为父亲的成就限制,别创新法,自成一家。 书法气势开张,英俊爽迈。 曾对父亲章草书不满,认为书写章草的古法阻碍了个体情感思想的抒发。 学书初学卫夫人, 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与我如浮云。 卫夫人: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 著有书论《笔阵图》,论述写字笔划,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 王羲之·兰亭序 神龙本(冯承素摹本)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行书法帖。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快雪时晴帖》,行书四行。 现藏于台北博物馆。 《丧乱得示二谢帖》。其中 《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 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行草体。 《鸭头丸帖》 行草,摹本。 王献之书。 绢本。二行,十字。 《中秋帖》王献之 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人书法艺术的比较众说纷纭。 二王父子书艺比较 1、“内撅”与“外拓” 2、技法来源之辨 3、草书联绵之辨 4、骨势之辨 5、媚趣之辨 6、艺术哲思之辨 7、书体之辨 历史上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 王献之的书艺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以“二王”并称也成厂书史上的专名。“书圣”与“小圣”。 “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独绝”。 第三节、北朝碑刻 北魏王朝的建立及孝文帝的改革,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随之出现了文化的繁荣。 北朝时期,佛像造像的盛行对魏碑书体特点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北朝,尤其是北魏时代碑版的书法,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又是石刻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完美结合的共同体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