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聪明以外的智慧》课件.ppt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聪明以外的智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聪明以外的智慧》课件

第六课 聪明以外的智慧 二子学弈 弈秋是古代一位著名的棋手,有两个同时向弈秋学棋,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完全听在心里,另一个虽在听着,却想着鸿鹄将至,可以用弓把它射下来,因此左顾右盼。两人虽然基础相 似,学习效果却相差很多同样是聪明的孩子,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分析:两人基础相似,学习效果却相差很多,是他的智力不及人家吗? 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有20%决定于智力因素,80%则决定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提出“智力正常,个性成才”的观点。聪明只是成才的一个条件。要成才,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个性。这里的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理想、品德、情感、性格、气质、意志、习惯、兴趣爱好等诸多要素。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是人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注意力、感觉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包括动机、兴趣、性格、意志、习惯、目标、态度、需要、理想、信念等。 聪明以外的智慧一: 三个工人在炎炎烈日下砌一面墙。有一个行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的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行人一眼,热情的说:“我们在盖一幢房子。”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再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工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思考: 1.三个工人最初所做的工作是否一样? 2.他们一个还是瓦工,另一个成为建筑师,第三个工人成为前两个人的老板,造成这样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由于他们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不同,所以最终的结果也截然不同。-----态度决定未来! 同样,在学习上,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思考学习态度与什么相关?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有哪些?(P39页) ?学习兴趣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学习目的(动机) 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自己思考的一些问题。有一天,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自己将来找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账。”校长最后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思一思:你的学习动机来自下列哪些因素? 父母和教师的压力 ( ) 对学科的兴趣与好奇( ) 父母允诺的奖励( ) 成绩好,受同学尊重( ) 实现童年的理想 ( ) 将来的升学和就业( ) 提高自已的素质( ) 为了祖国的强大( ) 为了人类的未来( ) 谨记: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P39页) 聪明以外的智慧二: 阅读导学 1.确立学习目标、制定______固然重要,但是,______常常比_______更加重要。 2.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_____。 3.只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正确的_____,良好的______才能养成。 4.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P40页) 学习计划 执行计划 制定计划 学习习惯 学习行为 学习习惯 ?一心向学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小象和大象被绑住的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的习惯了不挣扎,直到后来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的挣脱链子时,也不再挣扎了。 思考:为什么千斤重的大象甘愿被细小的链条锁住?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P40页) 分析:同一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成为习惯,重复90天就成为稳定的习惯,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重复正确的学习行为,良好地学习习惯才能养成。 感悟名人名言 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