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肯锡-重新发现中国:从大到强-未来六大趋势要点
HYPERLINK /%e9%87%8d%e6%96%b0%e5%8f%91%e7%8e%b0%e4%b8%ad%e5%9b%bd%ef%bc%9a%e4%bb%8e%e5%a4%a7%e5%88%b0%e5%bc%ba/ 重新发现中国:从大到强
Jonathan Woetzel,李广宇,张海濛,吕文博
30余载改革开放,缔造了中国“巨无霸”式经济规模。在从计划型向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这三股合力带来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但是,产能出现过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和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日渐势微,中国进入经济波动时期,不确定性增加。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正锐意探索一条可持续增长新路径,以图实现从大到强的飞跃。秉持“全面深化改革”根本主张,领导层更关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即以结构性改革为动力,鼓励创新和激发市场的力量,以及增强社会福利的包容性。实现这一愿景要求从需求端出发,重新平衡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并且带动出口升级。未来,确保机会??等,以及全民基本社会保障将会是政府的重点。
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从大到强的转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足以重新塑造整个国家的未来面貌。我们从中筛选出六大关键性趋势,其中蕴含有十类影响重大的商业机遇(见图1)。
趋势1.自由开放、迅猛发展的资本市场
以银行为中心的模式和政府的高度干预造成了市场的扭曲和金融风险的累积。目前亟需打造自由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资本市场。
我们认为,这里主要存在三类机会。首先,金融机构增多,尤其是私有和外资控股。后起挑战者可能很难立刻撼动国有四大行的统治地位,但是通过更全面的服务选择,可以吸引不满当下银行的客户。
第二,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新服务和新产品将倍增。如小微融资、资产管理、股票债券承销、金融衍生品等产品服务成倍增长,既充实了金融机构的收入来源,也为各方客户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结构选择。
最后,新金融体系极大地拓展了受益面。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取金融服务,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渠道也更多了。如此方能建设真正的“普惠金融体系”。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明确了整体转型方向:赋予市场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过去两年来,余额宝、微信钱包和P2P让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银行的颠覆性力量。
趋势2.明智投资引领绿色发展
传统增长模式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辅以大规模投入,“绿化”基于化石燃料的“褐色经济”。
中国环保行业正在迈上新台阶。2011年,本土的清洁技术行业在全球投资和IPO中排在第三位。但是,环保行业仍然非常分散,大多数本土企业的独立创新不足。中国政府决意进一步开放市场,以获得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因此,国际顶尖业者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将更明显。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地方保护主义的逐步消除,本土大企业呼之欲出。
趋势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
几年前,《麦肯锡季刊》曾载文《中国CEO创新指南》,对中国这一世界工厂只会廉价制造山寨品的普遍看法提出了质疑,并且指出中国的创新正在起步,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中提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迅速兴起。现实的成功案例证明,相比白手起家,凭借创新获得商业回报更精简,风险更低,成本也更经济。创新有多种成功路径:大幅削减成本(如小米智能手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创新应用(比如远大可建的工厂化可持续建筑);业务模式创新并在巨大的本地市场迅速商业化(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万众创新是“世界工厂”奇迹在互联网时代的再现。
这股新浪潮势必点燃高科技和其他行业的创业热情,也会令各行业的大型公司受益。跨国公司应当认真考虑将研发职能迁往中国,并将其打造为全球业务的创新基地。
趋势4.释放消费的力量
与其他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类似,中国也到了一个发展新阶段——私人消费将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中产阶层的壮大和人口老龄化推动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教育、娱乐以及其他个人服务和产品的消费。我们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城市超过60%的居民年收入在79000到229000元之间,而2012年占比仅为15%。上层中产阶层将成为未来十年消费动力的主引擎。这意味着消费者更成熟更老道——能够并且愿意为个人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对医疗健康、养老地产以及全面和个人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
趋势5.新兴市场主导的全球化
中国正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未来,出口动力将主要来自于打入价值链上游的制造企业,它们在产品服务的生产、设计和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经济体的市场饱和及前景疲软意味着中国的出口需要更多依赖于新兴经济体市场,才能维持出口增长。
中国政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