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 第7章.醚和环氧化合物
Chemistry is a key of science 天 道 酬 勤 第7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目的要求1.掌握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2.掌握醚键断裂和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机制3.了解醚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学时 2 学时 醚可以看成是醇或酚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结构通式 R-O-R、Ar-O-R或Ar-O-Ar,C-O-C键称为醚键---醚的官能团。 环氧化合物是指含有三元环的醚及其衍生物。 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结构 分类 命名 单醚 混醚 环醚可以称为环氧某烷,也可按杂环化合物的名称命名 方法1 将环氧化合物的母体命名为环氧乙烷,三元环中的氧原子编号为1,两个碳原子依次编号 冠醚 按分子中原子总数(X)和氧原子数(Y),称为X-冠-Y 醚的物理性质 自学并回答下列问题: 醚与醇是同分异构体,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沸点相差很大? 醚的溶解性如何? 醚的化学性质醚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稳定性仅次于烷烃。醚不能与碱、还原剂、氧化剂或活泼金属反应,只能在强酸条件下发生反应。 1. 盐的生成 2. 醚键的断裂 问题:下列反应首先生成哪一种碘代烷? 混合醚与HX反应时,通常是较小的烃基先生成卤代烃,较大的烃基生成醇;含有苯基的混合醚与氢卤酸反应时,总是生成酚和卤代烃,二苯基醚则不被氢卤酸分解。 醚键的断裂属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是SN1还是SN2取决于醚的结构。 问题:为什么芳香醚中苯基与醚键氧的C-O键不易断裂? 醚键断裂的应用测定有机分子中甲氧基的含量 ,该测定方法称为Zeisel法。 3 . 过氧化物的形成 环氧乙烷在酸或碱催化下的开环反应都是亲核反应机制 酸催化下,形成质子化环氧乙烷,提高了环碳原子的正电性,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开环反应。 碱性催化下,增强了试剂的亲核性而使开环反应易于进行。比较环氧乙烷和苯酚在酸和碱催化下的开环情况。 4.2 取代环氧乙烷开环反应取向 开环反应按SN2机制进行 4.2.2 酸性开环取向 在酸催化下,亲核试剂取向于进攻取代基较多的环碳原子而发生开环反应。 开环反应可按SN1或SN2机制反应。 6. 冠醚冠醚环系的空间结构类似于脂环化合物的构象,呈折迭形,分子模型像皇冠而得名冠醚。 7. 醚在医药学上的应用(自学了解) 下节课内容提示 醛 酮 醌 * * * sp3杂化 sp3杂化轨道上的孤对电子 根据两个烃基是否相同,分为单醚和混醚 按烃基种类,分为脂肪醚和芳香醚 如果氧原子与烃基连成环则为环醚 分子中含有多个氧原子的大环醚,因为结构象皇冠而被称为冠醚。 (二)乙醚 二乙烯基醚 二苯醚 甲乙醚 苯甲醚 结构复杂的醚 2-甲基-3-甲氧基丁烷 对-甲氧基甲苯 2-乙氧基乙醇 环氧化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还可称为氧化某烯。 环氧乙烷 1,4-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二噁烷) 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 其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方法有二: 2-甲基环氧乙烷 2-乙基环氧乙烷 2,3-二甲基环氧乙烷 方法2 环氧化合物命名为环氧某烷,并标明与氧原子成环的碳原子的位置 。 1,2-环氧丙烷 1,2-环氧丁烷 2,3-环氧丁烷 18-冠-6 该性质可用于醚的纯化,用于和烷烃、卤代烃等的区别。 醚与浓强酸(如HX)共热,醚键断裂生成卤代烃和醇 如果HX过量,生成的醇可进一步反应生成卤代烃 氢卤酸的反应活性 : HIHBrHCl ? ? 课后自学并回答:为什么蒸馏乙醚时要避免蒸干 ?如何检查并除去醚中的过氧化物? 4.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4.1 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 制备比试剂本身多两个碳的伯醇,是延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4.2.1 碱性开环取向 在碱催化下,亲核试剂取向于进攻取代基较少的环碳原子而发生开环反应。 5. 环氧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有机合成和生物体内代谢重要的中间体 氧化苯乙烯和1,2,6,7-二环氧庚烷等环氧化合物具有致癌性 15-冠-5 冠醚能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铵离子形成配合物,在非均相反应中作为重要的相转移催化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