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3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3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3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1)本章围绕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活动,使当代大学明白,作为先进阶级之一的民族资产阶级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而在中国建立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2)本章通过讲授辛亥革命爆发飞历史背景,批驳“告别革命论”的错误观点,说明革命是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问题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最适合中国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二、教学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及其与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掌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实质,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2)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及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民主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2)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尤其是如何理解平均地权。(3)如何理解武昌起义成功而辛亥革命却失败了。(4)如何理解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与妥协。【教学方法与准备】运用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组织课堂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结合PPT课件讲授,有条件的可带领学生参观孙中山故居。【教学时数】3学时(本章内容共分三节,每节1学时)。【教学过程】?? 【本章导入】(播放辛亥革命视频资料导入新课)???第一 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导入新课】(展开讨论带出新课内容)先组织学生就“告别革命论”的错误观点,展开小范围的论辩。在PPT课件中,想学生展示“告别革命论”的错误观点:近年来,以“重新评价”、“理性 思考”为名,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告别革命论”,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孙中山提倡的暴力革命,走康、梁主张的改良主义路线, “中国早就实现现代化了”。面对上述错误观点,我们应当怎样去评价辛亥革命??? 教师根据同学们讨论情况,适度点评。并由此导入新课。【教师点评】同学们,请让我们想一想,把一场伟大的革命简单归之于某些人物“情绪化”的“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归之于某些人头脑中的主观意愿和认 为因素的结果,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唯心史观。“革命”是中国古老的词汇。《易经》中就有“天地革命而四时成,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的语 句。“革命”实指符合天意、道义的改朝换代现象。然而在解释革命的原因时,古代政治哲学家则将其归之为“天命”和“民心”。历史在不断进步、发展。进入 20世纪,中国接连发生两次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两次革命早已超过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循环,具有新的意义。我们认 为,近代中国革命不是也不可能只凭少数人的情感冲动就能发动起来的,也不是只凭某个阶级和政党的意志就能发动起来的。革命的发生,除去革命阶级主观条件 外,必须具有革命形势,革命的社会需要。列宁说过:“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辛亥 革命就是如此。(教师要有激情)教师点击鼠标,PPT课件弹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详细讲述)辛亥革命少数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破产的权利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2、为了对付支付巨额赔款等,10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3、正是在中外发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级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 300余起。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日趋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其陷于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政府面对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做一些变革。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内容大部分只是延续洋务派和维新运动时的做法和主张,很多人认为“新政不新”。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