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共26张PPT)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童话故事:小猫种鱼 秋天,小猫种到地里的鱼还在吗?为什么? 义务教育教科书济南版生物 七年级(上 )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 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重点) 2. 关注生物圈中的细菌和真菌。 如果没有了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将会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动植物遗体会堆积如山,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坟场 分析图片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兔子、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 把它们分解为 、 和 。 (2)在阳光下, 和 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作用,制造 ,植物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腐生微生物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二氧化碳 水 光合 有机物 知识点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来自何处? 来自于无机环境 水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 二氧化碳 来自于大气 讨论: 2.各种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哪里?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怎样? 各种生物都依赖于一定的生活环境,都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根据图解复述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的过程。 生物圈中的碳周而复始地循环 鱼被微生物分解了 小猫种下的鱼,为什么不见了呢? 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 (回归大自然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扮演:“清洁工” 的角色,对于自然界中CO2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小结: 动物 病毒能使一些老弱生物个体加速死亡,因此病毒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也起着促进作用。 知识点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1)大气圈中的氮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的,生物圈中的一些 能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 固定下来,转变成 ,这个过程叫 作用。 (2)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叫做 。常见的一类固氮微生物是 菌。 分析图片的信息,理解文字、箭头的含义,结合课本120页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根瘤. 氮气 微生物 氮气 氮肥 固氮 固氮微生物 深入分析,思考下列的问题: 3.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粪便中的含氮有机物是如何被分解成含氮无机盐(氮肥)的? 4.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是怎样变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的? 1.大气中的氮是通过什么途经进入植物体内的? 2.大气中的氮是怎样进入动物体内的? 根瘤菌等固氮微生物把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动物取食植物,于是含氮有机物就进入动物体内。 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将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的含氮有机物分解成含氮无机盐释放到土壤中。 土壤中的另一些微生物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 根瘤菌 豆科植物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有机物 (共生关系) 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 对比根瘤菌(细菌)细胞与豆科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项目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根瘤菌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1.根瘤菌跟豆科植物的关系? 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化合物 2.在农业生产中怎样利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增加产量呢? 培育新型固氮微生物,生产绿色肥料。 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等种植方式来提 高产量; 用固氮微生物拌种或施播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 ● 含 气 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促进物质循环 小结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通过图中[ ] 等微生物,可将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 ] ,归还到大自然中,被 再利用来制造 。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列举与[1]营养方式相同有益细菌 。 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有机物最终来源于植物的 过程,这个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Word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docx
-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第一讲.ppt
-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ppt
-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doc
- 河大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
- 泉州实验中学2015届语文总复习资料记叙文专题.doc
- 泌阳二高2015—2016学年度春期第一次月考.doc
- 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001AAAA题库.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