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细菌的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细菌的生理精要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1.毒素与侵袭性酶 (toxins and invasive enzymes) 2.热原质(pyrogen) 3.色素(pigments) 4.抗生素(antibiotics) 5.细菌素(bacteriocins) 6.维生素(vitamin) 概念: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特点:耐高温。 医学意义:1、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热原质 毒素:是细菌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内毒素(G-菌的脂多糖)和外毒素(G+菌和少数G-菌产生的蛋白质。如:白喉毒素、痉挛毒素、溶血素等) 毒素和侵袭性酶 医学意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侵袭性酶 增强细菌侵袭和扩散能力,损伤机体组织。如:卵磷脂酶 (产气荚膜梭菌 )、透明质酸酶(链球菌)等 毒素和侵袭性酶 医学意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 医学意义:鉴别细菌 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医学意义:治疗感染性疾病 细菌素:只能杀伤近缘细菌,如大肠菌素。 医学意义: 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维生素:某些菌合成,如B族维生素、VK。 医学意义:供给人体所需,治疗维生素缺乏症 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1.色素 2.细菌素 3.各种分解代谢产物 医学意义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 2.毒素与侵袭性酶 与疾病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1.抗生素 2.维生素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二、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概念: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分类: 1.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 ①基础培养基:如 肉汤、营养琼脂等 ②增菌培养基:如 血液琼脂、血清肉汤 ③选择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④鉴别培养基:加入作用底物和指示剂 ⑤厌氧培养基 :如 庖肉培养基。 2.按物理状态分类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 固体平板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 沉淀生长 混浊生长 表面生长 意义:注射药液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之一,就表明药物被细菌污染。 2.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菌落(colony):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类型:光滑型(S型)、粗糙型(R型)、黏液型(M型) 意义:鉴别细菌 菌苔:无意义 有鞭毛细菌: 扩散生长,周围浑浊 无鞭毛细菌: 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 3.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动力试验:鉴定鞭毛菌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在医学中的应用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细菌学的研究 3.生物制品的制备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asepsis)和无菌操作: 无菌:是无活菌的意思;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技术。 消毒、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物理学方法 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分类: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一) 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1)焚烧:病理性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干烤:干烤箱 160℃~180℃,2h 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 4)红外线灭菌:红外线烤箱 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 1)巴氏消毒法 酒类、乳类的消毒 61.1-62.8℃,30min或 71.7℃,15-30sec 2)煮沸消毒法:100℃,5min -10min 3)流动蒸气消毒法:100℃,15-30min 4)间歇蒸汽灭菌法:100℃,15-30min,37℃过夜(3次)。含血液、糖类的培养基灭菌 2.湿热灭菌法 5)高压蒸气灭菌法:最好的方法 温度:121.3℃,15-30min 高压蒸汽灭菌器 1.紫外线 损坏DNA构型 杀菌力最强的波长:265-266nm 应用: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 (二)辐射杀菌法 2.电离辐射 包括β和γ射线 机制:干扰DNA的合成;破坏细胞膜;产生过氧化氢等 优点:穿透力强,不升高温度 应用: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 3.微波 电磁波 机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