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课件02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2.RP产生机制的膜学说: [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 [A-]i不能向膜外扩散 [K+]i↓、[A-]i↑→膜内电位↓(负电场) [K+]o↑→膜内电位↑(正电场)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 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 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RP=K+的平衡电位 1.AP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O ≈ 1∶10; 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即电压门控性Na+、K+通道激活而开放。 (三)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 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 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局部电位 当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Na+通道大量开放 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再生式内流 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AP上升支) Na+通道关→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 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K+迅速外流 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AP下降支) ∵ [Na+]i↑、[K+]O↑→激活Na+-K+泵 Na+泵出、K+泵回,离子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后电位 2.AP的产生机制: 结论: 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 支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起的。 ②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Na+-K+泵的活动)。 ③AP=Na+的平衡电位。 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一)有关概念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AP的能力。 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可兴奋性组织对刺激的应答表现。 (二)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分 期 兴奋性 与AP对应关系 机 制 绝对不应期 降至零 锋电位 钠通道失活 相对不应期 渐恢复 负后电位前期 钠通道部分恢复 超常期 >正常 负后电位后期 钠通道大部恢复 低常期 <正常 正后电位 膜内电位呈超极化 四、局部兴奋 概念: 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兴奋。 特点: 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②电紧张方式扩布。 ③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时间性总和 空间性总和 五、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一)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 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 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局部电流 (二)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 (三)传导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性 3、相对不疲劳性 4、绝缘性 5、不衰减性或“全或无”现象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N-M接头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终板膜。 接头间隙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脂质双分子层 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 (二)细胞膜蛋白质 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中 (三)细胞膜糖类 多为短糖链,形成糖脂或糖蛋白。有些作为抗原决定族=免疫信息(血型);有些作为膜受体的“可识别”部分,能特异地与激递质等结合。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概念: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 ①不耗能(依赖电-化学梯度的势能) 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分类: ①单纯扩散 ②易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SME-半导体用砂轮划片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 《城市经济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Z 44267-202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数据 数字孪生的可视化元素.pdf
- 2024年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VIP
- 读后续写题型解读 理论点拨——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invt英威腾CHF100A变频器说明书.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JingChaDaXue《灭火救援典型案例》期末试卷( A )参考答案.docx
- 商铺买卖合同范本7篇.docx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单词表4上.pdf
-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