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历史的主体(上课新)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 )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历史首先( )的历史,是( )创造的历史。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 一、社会发展规律 ㈠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正关系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㈡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㈢社会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的主体 材料一: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仅仅存活了103天。维新派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而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康党被杀头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 1、梁启超心中认为谁能拯救中国? 2、戊戌变法的失败给今日中国改革什么启示? 对民众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鄙视群众在改革中的作用是戊戌变法最终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点一:认为“英雄造时势” 这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是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观点二:认为“时势造英雄” 这是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英雄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于他们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从而成为英雄,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1、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A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推动作用的 劳动群众 (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 B C D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主体)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 物质生产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思考: 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创造必须的生活资料 新前武术 黄岩评书 新前采茶舞 上洋吹打乐 谁是灿烂文化的创造者 1/ 电影《娘》以罗雪华的故事为原型。罗雪华是浙江台州的一位衣食无忧的女老板,为了领养一名被家人遗弃的身患罕见血液病的小女孩,耗光了家财,受尽了委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育机会 。 这部电影能拍摄成功,演职人员需要的吃、穿、住,还有道具,是由劳动人民提供的,如果没有后方的支援,也是拍不成的。 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有许多的角色由当地的百姓来演的,这样更真实的体现了生活。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表现在 三方面: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