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课件——上课用)
呼图壁县第一中学 李新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 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Nn=2n 解:n= 60 min × 72 h÷20 min=216 Nn=2n = 2 216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课本(p66)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时间/分钟 细菌数量/个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方程式 曲线式 Nn=2n 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律,数学模型建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数学模型建构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建立模型 ?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导公式。 Nn=2n ,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研究实例 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1859年,24只野兔 6亿只以上的野兔 近100年后 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实例2: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上,在最初的5年内,较优裕的环境条件使得该种群的增长近于“J”型曲线 “J”型增长曲线 (3)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不存在环境阻力) (2)适用范围 a.实验室中营养充分的情况 b.种群刚刚迁入一个新环境时 (1)数量变化特点 种群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种群数量 时间 指数增长 (5)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λ-1 (4)数学模型 Nt=N0 λt 假设1:理想状态 假设2:后一年的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 特点: 连续增长 增长率不变 O 时间 种群增长速率 不能,原因:①食物有限②空间有限③种内斗争④种间竞争⑤天敌捕食 思考:自然界中,种群的J型能持续增长么? 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 实验:高斯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三、种群增长“S”型曲线 逻 辑 斯 蒂 增 长 K N0 ①条件:生存资源有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水源、空间等)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每个个体所能得到的资源越来越少,种内斗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就达到最大值(K值) 。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小结: 自然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等有限条件下。 ①条件: ②增长特点: t0 t1 t2 时间 0 K/2 K 数量 增长率 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在0-K/2时增长率增大;种群数量= K/2值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时增长率下降;种群数量=K值时,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代表环境阻力—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不适、寄生虫、传染病等 讨论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什么? “S”型曲线 “J”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有限 环境资源无限 种群增长率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保持稳定 有无K值 有K值 无K值 3.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pdf VIP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pptx VIP
- 力学实验(解析版)-2025版高三物理寒假讲义.pdf VIP
- 肘关节运动学.pptx VIP
- 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个带头+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解析】与个人检查材料2篇文.docx VIP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docx VIP
-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SJT 11798-2022.doc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